水下作业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3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单元,包括主模组和外挂模组,所述主模组和所述外挂模组通过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束外套设有连接软管,所述主模组与所述外挂模组上均设有软管接口,所述连接软管分别与所述主模组和所述外挂模组上的软管接口密封连接;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模组单元。本技术的水下作业机器人,通过在主模组和外挂模组之间的连接线束外套设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与主模组和外挂模组的软管接口密封连接,形成防水空腔,能够更好的、更长久的保证主模块与各个外挂模块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连接组装效率也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水下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协助人们在水中进行作业,包含水下清洁,水下勘探,水下观光等。

2、在实际的使用中,因水下机器人自身存在多个模块,单模块的在水中的防水效果较为良好,但是模块之间一般通过通讯线束将它们之间连接,常规的水下线束密封方案,是选择在线束结构点胶或缠防水胶带,这种方案也许能够短时间、有限水深情况下满足暂时性不漏水,但时间一长,往往容易出现漏水,且这种密封方式在一些特殊场景无法永久解决漏水问题。

3、另外,点胶或缠绕防水胶带的工艺,生产效率低,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备较好线束密封性的水下作业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密封性的水下作业机器人。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包括:

3、模组单元,包括主模组和外挂模组,所述主模组和所述外挂模组通过连接线束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束外套设有连接软管,所述主模组与所述外挂模组上均设有软管接口,所述连接软管分别与所述主模组和所述外挂模组上的软管接口密封连接;

4、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模组单元。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下作业机器人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主螺旋桨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螺旋桨两侧的副螺旋桨。>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主模组包括控制主板及电池,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控制驱动单元运行,所述电池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软管接口与所述连接软管过盈连接。

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软管接口通过卡箍或轧带进行夹紧。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软管通过点胶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软管接口连接。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软管采用三通管或四通管。

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模组与一个副模组。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水下作业机器人,通过在主模组和外挂模组之间的连接线束外套设连接软管,连接软管与主模组和外挂模组的软管接口密封连接,形成防水空腔,相较于传统的对连接线束进行点胶或缠绕防水胶带的的线束防水工艺,能够更好的、更长久的保证主模块与各个外挂模块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和防水性,提升了安全性能,同时连接组装效率也大幅提高,具有较强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作业机器人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主螺旋桨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螺旋桨两侧的副螺旋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组包括控制主板及电池,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控制驱动单元运行,所述电池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口与所述连接软管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软管接口通过卡箍或轧带进行夹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通过点胶或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软管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软管采用三通管或四通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模组与一个副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作业机器人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主螺旋桨及对称设置于所述主螺旋桨两侧的副螺旋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模组包括控制主板及电池,所述控制主板用于控制驱动单元运行,所述电池为所述驱动单元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豹
申请(专利权)人:环想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