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821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无人船,所述无人机包括飞行机构、设置在机身上的电池、第一5G模块和第一GPS、位于机身底面的单目相机、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单元以及接受信号的第一微型计算机,所述无人船包括位于船体上的第二5G模块和第二GPS、位于船体顶面的救援机械臂、位于船体上可旋转相机、位于船体尾部的第一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螺旋桨、接受信号的第二微型计算机以及控制救援机械臂运动和无人船航线状态的航线控制单元,所述单目相机、第一GPS和第一5G模块均与第一微型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GPS和第二5G模块均与第二微型计算机电性连接。本技术通过无人机和无人船的配合,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船、无人机,具体是指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无人机已经大范围地用于水面救援,拥有丰富的搜救经验和成熟的救援技术。位于伦敦东区的rts ideas公司专利技术的救援无人机每架飞机携带3个救生圈和摄像头,可以进行海上溺水救援。无人机漂浮在海上平台上,由太阳能供电,接到信号,能马上飞到溺水者附近投掷救生圈,并观察现场情况。国内无人船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且研发机构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因此产品化、工程应用方面较弱。前期重点发展专用遥控船船(不具备自主控制能力),目前已进入自主式无人船发展阶段,现有的一些成熟的无人产品在海洋调测等方面已投入使用,且出现具备自主驾控能力的无人船产业化产品,但在体量超过20m的无人船方面还未出现产品或工程样机。

2、现在无人机、无人船各自的救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一些紧急的灾难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同时,无人机无人船协同导航技术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当前的无人机无人船一般都是单独完成各自的救援任务,在协同救援方面尚有欠缺。无人机在速度和视野上优势明显,无人船在续航和运载能力上优于无人机,两者恰当的结合可以提高效率。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将无人机与无人船恰当的结合,大大提高水面救援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将无人机与无人船恰当的结合,提高水面救援的效率,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以解决当前的无人机无人船一般都是单独完成各自的救援任务,在协同救援方面尚有欠缺的问题。

2、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无人船,所述无人机包括飞行机构、设置在机身上的电池、第一5g模块和第一gps、位于机身底面的单目相机、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单元以及接受信号的第一微型计算机,所述无人船包括位于船体上的第二5g模块和第二gps、位于船体顶面的救援机械臂、位于船体上可旋转相机、位于船体尾部的第一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螺旋桨、接受信号的第二微型计算机以及控制救援机械臂运动和无人船航线状态的航线控制单元,所述单目相机、第一gps和第一5g模块均与第一微型计算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二gps和第二5g模块均与第二微型计算机电性连接。

3、作为优化,所述飞行机构包括位于机身顶面的叉型支撑架、位于支撑架顶面端点处的驱动电机以及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桨叶。

4、作为优化,所述飞行机构底面设置脚架。

5、作为优化,所述脚架底部安装橡胶垫。

6、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底面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保护器。

7、作为优化,所述无人机机身与无人船船体均设置分电板,所述无人机顶面与无人船顶面均设置天线。

8、作为优化,所述船体两侧设置浮筒,所述浮筒尾部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螺旋桨。

9、作为优化,所述无人机机身前端与无人船船体前端均设置双目相机。

10、作为优化,所述无人机机身还设置有电池和接收机。

11、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1、通过无人机和无人船的配合,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减少了无人船的救援过程中搜寻目标的时间以及难度,通过无人船协同,解决了海上救援无人机载物能力,航程有限的缺点,能够降低人力成本并提高救援效率。

13、2、脚架和橡胶垫一方面方便了无人机的停放,另一方面起到削减降落冲击力的作用。

14、3、浮筒一方面增强了船体的浮力,另一方面浮筒尾部的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螺旋桨方便船体进行大范围的航向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飞行机构(1)、设置在机身上的电池(2)、第一5G模块(4)和第一GPS(3)、位于机身底面的单目相机(5)、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单元(7)以及接受信号的第一微型计算机(6),所述无人船包括位于船体上的第二5G模块(8)和第二GPS(9)、位于船体顶面的救援机械臂(10)、位于船体上可旋转相机(11)、位于船体尾部的第一驱动装置(12)、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螺旋桨(13)、接受信号的第二微型计算机(14)以及控制救援机械臂(10)运动和无人船航线状态的航线控制单元(15),所述单目相机(5)、第一GPS(3)和第一5G模块(4)均与第一微型计算机(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GPS(9)和第二5G模块(8)均与第二微型计算机(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构(1)包括位于机身顶面的叉型支撑架(111)、位于支撑架(111)顶面端点处的驱动电机(112)以及与驱动电机(112)连接的桨叶(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构(1)底面设置脚架(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16)底部安装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1)底面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保护器(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与无人船船体均设置分电板(18),所述无人机顶面与无人船顶面均设置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两侧设置浮筒(21),所述浮筒(21)尾部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螺旋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前端与无人船船体前端均设置双目相机(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机身还设置有电池(2)和接收机(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飞行机构(1)、设置在机身上的电池(2)、第一5g模块(4)和第一gps(3)、位于机身底面的单目相机(5)、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的飞行控制单元(7)以及接受信号的第一微型计算机(6),所述无人船包括位于船体上的第二5g模块(8)和第二gps(9)、位于船体顶面的救援机械臂(10)、位于船体上可旋转相机(11)、位于船体尾部的第一驱动装置(12)、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螺旋桨(13)、接受信号的第二微型计算机(14)以及控制救援机械臂(10)运动和无人船航线状态的航线控制单元(15),所述单目相机(5)、第一gps(3)和第一5g模块(4)均与第一微型计算机(6)电性连接,所述第二gps(9)和第二5g模块(8)均与第二微型计算机(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与无人船协同的水面救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机构(1)包括位于机身顶面的叉型支撑架(111)、位于支撑架(111)顶面端点处的驱动电机(112)以及与驱动电机(112)连接的桨叶(113)。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文薛帅李晓光白浩雷澄宇王浩刘梦飞张锴玥霍钰刘若杨胡羽真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