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1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包括动力模块和减噪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安装底板、开设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多个滑道、通过滑道与所述安装底板滑动连接的多个撑板、连接于多个撑板之间的变速机、与所述滑道插接的两个橡胶堵头,所述减噪模块包括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连接的罩身、设于所述罩身内部的罩顶、连接于所述罩身和罩顶之间的多个连接板。本技术中,放下吸音布两端,吸音布将变速机蒙住,实现第一层消音,然后套上罩身,罩身配合罩顶,将变速机完全保护,由此完成第二层消音的搭建,然后下压吸音框体,在吸音框体底部与安装底板顶部接触后,实现三层隔音的效果,提高了静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具体为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


技术介绍

1、变速箱,汽车配件之一,是变更转速比和运动方向的装置。其用于汽车、拖拉机、船舶、机床和各种机器上,用来按不同工作条件改变由主动轴传到从动轴上的扭矩、转速和运动方向。齿轮传动的变速箱一般由箱壳和若干齿轮对组成。

2、申请号为202022542570.7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降噪壳体,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设有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内壳体为双层隔空结构,所述内壳体上设有多个消音孔,所述内壳体外壁上包裹一层吸音材质制成的吸音层;该申请通过设置消音孔以及将外壳体、内壳体设为双层隔空结构,可有效的降低噪音,但是具体使用时,仍有噪音影响驾驶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包括动力模块和减噪模块,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安装底板、开设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多个滑道、通过滑道与所述安装底板滑动连接的多个撑板、连接于多个撑板之间的变速机、与所述滑道插接的两个橡胶堵头,所述减噪模块包括与所述安装底板顶部连接的罩身、设于所述罩身内部的罩顶、连接于所述罩身和罩顶之间的多个连接板、滑动设于所述罩身和罩顶之间的吸音框体、活动套接于所述变速机外侧并且与所述罩顶底部连接的吸音布。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下吸音布两端,吸音布将变速机蒙住,实现第一层消音,然后套上罩身,罩身配合罩顶,将变速机完全保护,由此完成第二层消音的搭建,然后下压吸音框体,在吸音框体底部与安装底板顶部接触后,实现三层隔音的效果,提高了静音效果。

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滑道等间距、呈一排排列,所述滑道位于罩身内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布局设计,撑板可以固定任意位置的变速机,使安装作业更加方便。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橡胶堵头设置为t形,并且与滑道过盈配合。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结构设计,橡胶堵头通过封堵滑道,可以防止噪音泄露。

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身长度、宽度均与安装底板长度、宽度相等,所述罩身前侧与安装底板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罩身一侧与安装底板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尺寸设计,保证本装置的美观性。

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身和罩顶之间形成有适于吸音框体升降的槽口,所述罩身、罩顶均由隔音材料制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槽口,为吸音框体提供升降的条件,使吸音框体能够平稳升降。

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罩身外侧套接有套板,所述连接板竖向贯穿套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套板,增强了连接板与罩身的连接强度,提高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多个连接板呈矩阵排列,所述连接板内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顶部与吸音框体外壁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该布局设计,保证罩顶能够稳定设在变速机顶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技术中,放下吸音布两端,吸音布将变速机蒙住,实现第一层消音,然后套上罩身,罩身配合罩顶,将变速机完全保护,由此完成第二层消音的搭建,然后下压吸音框体,在吸音框体底部与安装底板顶部接触后,实现三层隔音的效果,提高了静音效果。

19、本技术中,变速机可置于安装底板顶部任意位置,然后移动撑板,通过多个撑板使变速机平稳固定,使装配作业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滑道(120)等间距、呈一排排列,所述滑道(120)位于罩身(210)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堵头(150)设置为T形,并且与滑道(120)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身(210)长度、宽度均与安装底板(110)长度、宽度相等,所述罩身(210)前侧与安装底板(110)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罩身(210)一侧与安装底板(110)一侧位于同一水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身(210)和罩顶(220)之间形成有适于吸音框体(240)升降的槽口,所述罩身(210)、罩顶(220)均由隔音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身(210)外侧套接有套板(300),所述连接板(230)竖向贯穿套板(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板(230)呈矩阵排列,所述连接板(230)内部安装有限位块(400),所述限位块(400)顶部与吸音框体(240)外壁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滑道(120)等间距、呈一排排列,所述滑道(120)位于罩身(210)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堵头(150)设置为t形,并且与滑道(120)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身(210)长度、宽度均与安装底板(110)长度、宽度相等,所述罩身(210)前侧与安装底板(110)前侧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罩身(210)一侧与安装底板(110)一侧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倩程潘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