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20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涉及继电器控制方法的技术领域,该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电磁继电器的触点串联于负载电路中,在电磁继电器触点的两端并联放电电路,放电电路中包含至少两个并联的MOS管;步骤2、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或断开,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MOS管的导通或断开。放电电路中至少设置两个并联的MOS管,通过并联的MOS管可起到分流作用,从而降低放电电路在放电时单个MOS管流过的电流,降低对MOS管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当某个MOS管损坏后,其他MOS管仍可正常工作,避免继电器产生电弧,防止对继电器的工作寿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控制方法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触点的闭合/断开实现电流的通/断,由于继电器控制通断是采用金属片作为接触点,接通与断开时会产生电弧,例如在继电器闭合的状态下,当大电流通过继电器时突然断开,容易引起继电器接触面产生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热量导致断开的两个金属面粘合在一起;又例如继电器在断开的状态下突然闭合时,容易引起继电器接触面产生电弧现象,电弧产生的热量导致闭合的两个金属面粘合在一起。

2、为减少继电器闭合或断开时电弧的产生,延长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公开号为cn101714479a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延长继电器工作寿命的方法,该方法在继电器控制触点两端并联一电子开关,该电子开关在继电器触点闭合前导通,对电路进行放电,在继电器触点断开之后才断开,在继电器触点断开之前对电路进行放电,从而避免继电器产生电弧。然而上述方法在工作时,电子开关中长期有大电流流过,因此容易对电子开关造成损坏,而当电子开关损坏后,则无法继续工作避免继电器产生电弧,从而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延长继电器工作寿命的方法容易对电子开关造成损坏,导致电子开关无法继续工作避免继电器产生电弧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1、将电磁继电器的触点串联于负载电路中,在电磁继电器触点的两端并联放电电路,放电电路中包含至少两个并联的mos管;

5、步骤2、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或断开,同时通过控制电路控制mos管的导通或断开;

6、在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前,先控制mos管导通,通过放电电路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前进行放电;在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后,再控制mos管断开,通过放电电路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前进行放电。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电电路中至少设置两个并联的mos管,通过并联的mos管可起到分流作用,从而降低放电电路在放电时单个mos管流过的电流,降低对mos管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且当某个mos管损坏后,其他mos管仍可正常工作,避免继电器产生电弧,防止对继电器的工作寿命造成影响。

8、可选的,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检测电路检测负载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流过,当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电路中有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电连接mos管与负载电路;当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电路中无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断开mos管与负载电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负载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通过检测电路电连接mos管与负载电路,使放电电路与负载电路导通,通过放电电路正常放电,避免电磁继电器的触点产生电弧;当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电路中无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断开mos管与负载电路,使放电电路与负载电路断开,放电电路不工作,由于此时负载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在闭合或断开时无电弧产生,从而通过控制电路直接控制电磁继电器触点的闭合或断开。

10、可选的,所述检测电路包括光电开关和第一三极管,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与所述放电电路串联,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电连接;

11、在所述步骤2中,当负载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光电开关打开,并控制第一三极管导通,将mos管与负载电路电连接;当负载电路中无电流流过时,光电开关关闭,第一三极管不导通,mos管与负载电路断开。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负载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光电开关打开,并控制第一三极管导通,从而将mos管与负载电路电连接;当检测电路检测到负载电路中无电流时,光电开关关闭,第一三极管不导通,从而将mos管与负载电路断开。

13、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源、电容、变压器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电容与所述控制电源并联,所述控制电源并联有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支路中,所述mos管的基极与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mos管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并联,所述电磁继电器和第二三极管串联于所述第二支路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支路电连接;

14、在所述步骤2中,在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控制电源向控制电路供电,通过变压器驱动mos管导通,同时通过驱动第二三极管导通使电磁继电器得电闭合触点;

15、在控制电路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控制电源断电,第二三极管断开,电磁继电器触点断开,同时电容放电通过变压器驱动mos管导通一段时间后断开。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由于mos管的灵敏度高于电磁继电器,其启动速度快,因此mos管可在电磁继电器之前导通,从而通过放电电路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前进行放电,避免电弧的产生;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电容放电并通过变压器驱动mos管导通一段时间后断开,由于电容放电产生的电流不足以驱动第二三极管导通,因此电磁继电器失电后触点断开,从而使mos管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之后才断开,进而通过放电电路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前进行放电,避免电弧的产生,

17、可选的,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壳体、动触片和静触头,所述动触片和静触头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内设有灭弧栅,所述壳体连通有进气组件;

18、在所述步骤2中,在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通过灭弧栅进行灭弧,同时通过进气组件向壳体内部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灭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过程中,若通过放电电路未起到较好的防电弧效果时,还可通过灭弧栅进行灭弧,同时通过进气组件向壳体内部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灭弧,从而确保继电器的正常稳定工作。

20、可选的,所述灭弧栅包括导流仓和栅板,所述栅板与所述导流仓固接,相邻的所述栅板之间形成灭弧槽,所述导流仓上设有与所述灭弧槽连通的喷气槽,所述导流仓与所述进气组件连通;

21、在所述步骤2中,在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通过栅板对电弧进行分割,同时通过进气组件向导流仓内输送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通过喷气槽喷入灭弧槽内对电弧进行灭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弧通过栅板分割后进入灭弧槽内,此时惰性气体通过喷气槽喷入灭弧槽内对分割后的电弧进行灭弧,从而有效提高了灭弧效果。

23、可选的,所述栅板上设有避让槽,所述静触头和动触片延伸至所述避让槽内,使所述栅板围绕于所述静触头和动触片的周侧;在所述步骤2中,在控制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通过围绕于静触头和动触片周侧的栅板对静触头和动触片端部和两侧部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检测电路(40)检测负载电路(50)中是否有电流流过,当检测电路(40)检测到负载电路(50)中有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40)电连接MOS管(21)与负载电路(50);当检测电路(40)检测到负载电路(50)中无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40)断开MOS管(21)与负载电路(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40)包括光电开关(41)和第一三极管(42),所述光电开关(41)与所述电磁继电器(10)的触点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42)与所述放电电路(20)串联,所述光电开关(41)与所述第一三极管(4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0)包括控制电源(31)、电容(32)、变压器(33)和第二三极管(34),所述电容(32)与所述控制电源(31)并联,所述控制电源(31)并联有第一支路(35)和第二支路(36),所述变压器(33)的初级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支路(35)中,所述MOS管(21)的基极与所述变压器(33)的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MOS管(21)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10)的触点并联,所述电磁继电器(10)和第二三极管(34)串联于所述第二支路(36)中,所述第二三极管(34)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支路(3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10)包括壳体(11)、动触片(12)和静触头(13),所述动触片(12)和静触头(13)设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内设有灭弧栅(60),所述壳体(11)连通有进气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栅(60)包括导流仓(61)和栅板(62),所述栅板(62)与所述导流仓(61)固接,相邻的所述栅板(62)之间形成灭弧槽(63),所述导流仓(61)上设有与所述灭弧槽(63)连通的喷气槽(611),所述导流仓(61)与所述进气组件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板(62)上设有避让槽(621),所述静触头(13)和动触片(12)延伸至所述避让槽(621)内,使所述栅板(62)围绕于所述静触头(13)和动触片(12)的周侧;在所述步骤2中,在控制电磁继电器(10)的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通过围绕于静触头(13)和动触片(12)周侧的栅板(62)对静触头(13)和动触片(12)端部和两侧部的电弧进行灭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储气仓(70),所述储气仓(70)通过管道(71)与所述导流仓(61)连通,所述管道(71)上设有通断阀(72),所述储气仓(70)用于储存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还包括阀门组件(80),所述阀门组件(80)设于所述储气仓(70)上;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阀门组件(80)将惰性气体通入储气仓(70)内,当储气仓(70)内压力升高到阈值以上后切断阀门组件(80),当储气仓(70)内压力降低到阈值以下后导通阀门组件(8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1)上设有泄压阀(90),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进气组件向壳体(11)内部通入惰性气体进行灭弧时,通过泄压阀(90)对壳体(11)内部进行泄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通过检测电路(40)检测负载电路(50)中是否有电流流过,当检测电路(40)检测到负载电路(50)中有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40)电连接mos管(21)与负载电路(50);当检测电路(40)检测到负载电路(50)中无电流时,通过检测电路(40)断开mos管(21)与负载电路(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40)包括光电开关(41)和第一三极管(42),所述光电开关(41)与所述电磁继电器(10)的触点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42)与所述放电电路(20)串联,所述光电开关(41)与所述第一三极管(4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30)包括控制电源(31)、电容(32)、变压器(33)和第二三极管(34),所述电容(32)与所述控制电源(31)并联,所述控制电源(31)并联有第一支路(35)和第二支路(36),所述变压器(33)的初级线圈串联于所述第一支路(35)中,所述mos管(21)的基极与所述变压器(33)的次级线圈电连接,所述mos管(21)的源极和漏极与所述电磁继电器(10)的触点并联,所述电磁继电器(10)和第二三极管(34)串联于所述第二支路(36)中,所述第二三极管(34)的基极与所述第一支路(35)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继电器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继电器(10)包括壳体(11)、动触片(12)和静触头(13),所述动触片(12)和静触头(13)设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壳体(11)内设有灭弧栅(60),所述壳体(1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蔡学峰杨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贝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