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基复合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铝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由纯铝或铝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将外加增强相通过某种制备工艺复合而成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为获得具有某种或几种特定性能的铝基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节增强相、基体材料和制备工艺等。与其他金属基体相比,铝和铝合金材料的熔点低,密度小,制备工艺简便。因此,铝基复合材料是研究最广泛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之一。
2、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工艺有粉末冶金法、压力浸透法、原位生成法、液态搅拌法等。粉末冶金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制备方法,能够让增强相较好的加入基体组织,但常规的粉末冶金法往往只能制备小尺寸的金属块体,并且流程长、制备效率较低;压力浸透法制备时需要专用的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所需施加的压力较高,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形状简单,且对于薄壁零部件容易出现开裂等问题;原位生成法对设备要求高,所需成本和能源消耗高,并且反应过程难以控制,易形成粗大有害相;这些方法在工业规模化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相比之下,液态搅拌法是最有希望实现规模化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相的形态包括颗粒状、纤维状、片状、管状或晶须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相为选自石墨、三氧化二铝、碳化硅、二氧化硅、碳化钛、二氧化钛、氮化硅、氮化铝、二硼化钛、碳化硼、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所述增强相的尺寸为5nm至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控制所述铝基复合材料中,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相的形态包括颗粒状、纤维状、片状、管状或晶须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相为选自石墨、三氧化二铝、碳化硅、二氧化硅、碳化钛、二氧化钛、氮化硅、氮化铝、二硼化钛、碳化硼、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或,所述增强相的尺寸为5nm至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控制所述铝基复合材料中,所述增强相占0.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过程控制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增强相的添加量的0.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控制剂为选自氟锆盐、硬脂酸、硬脂酸盐、胶状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球磨的过程中,控制球料比为5-15∶1;和/或,在球磨的过程中,球磨采用间歇式的球磨方式,所述间歇式的球磨方式采用正转球磨与暂停球磨的组合,每正转球磨25-30min,暂停球磨3-5min,直至达到球磨时间2-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通过在载荷加持下压制而成,所述预制体为直径在10-30mm、长度在2-5mm的圆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在真空环境下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所述万能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简,李俊,赵江涛,张波,李一,李震,刘玉,刘方镇,杨捷,高康,张瑶,王孝国,张海涛,长海博文,陈来,
申请(专利权)人: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