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密度奥氏体钢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汽车制造、特种船舶、航空航天领域,轻量化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话题,低密度fe-mn-al-c钢在轻量化工程领域具有减轻重量、降噪和减震性、高强塑等,且相比于al合金、ti合金、不锈钢等成本更低。fe-mn-al-c钢具有几种,有铁素体钢,铁素体基双相钢,奥氏体钢,奥氏体基双相钢。其中奥氏体fe-mn-al-c钢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良好,通常可以达到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10%,密度仅为6.8-7.4g/cm3,应用前景良好。与传统的奥氏体fe-mn-al-c钢相比,高锰高铝的fe-mn-al-c钢由于更加稳定的奥氏体及更轻的质量,还有其高的强度、高的韧性、高的加工硬化能力、优秀的耐蚀性以及低的磁化性能等被逐步应用在轻量化领域当中,但对于其服役环境也要求越来越苛刻,屈服强度仅有300mpa-800 mpa左右的奥氏体fe-mn-al-c钢,限制了其更长远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钢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C=1.0-1.5%,Si=0.20-0.40%,Mn=18.0-26.0%,P≤0.010%,S≤0.003%,Al=7.0-12.0%,Cr=2.0-6.0%,Ni=1.0-3.0%,Mo=0.35-0.6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钢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Cr:Ni=1.0-2.0,所述奥氏体钢中含均匀分布的纳米级κ相,所述的纳米级κ相尺寸为3-9nm。
3.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钢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c=1.0-1.5%,si=0.20-0.40%,mn=18.0-26.0%,p≤0.010%,s≤0.003%,al=7.0-12.0%,cr=2.0-6.0%,ni=1.0-3.0%,mo=0.35-0.6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奥氏体钢按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计,cr:ni=1.0-2.0,所述奥氏体钢中含均匀分布的纳米级κ相,所述的纳米级κ相尺寸为3-9nm。
3.一种高强度高塑性低密度奥氏体钢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奥氏体钢,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