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12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公开了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包括悬架、伸缩件、套筒和第二阻尼器,所述悬架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在顶板上设置有四组,所述悬架顶部的背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外部盘绕有第二减震弹簧,本技术通过悬架的顶部固定有套筒,套筒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并与底盘相互连接,当装置振动时,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减震弹簧可以进行拉伸或压缩,同时伸缩件可以在套筒中进行移动,进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从而使底盘减震效果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装置,具体为汽车底盘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现有的汽车底盘一般采用弹簧对底盘进行减震,而这种减震方式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底盘一般采用弹簧对底盘进行减震,而这种减震方式效果不好,实用性不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包括悬架、伸缩件、套筒和第二阻尼器,所述悬架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的顶端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在顶板上设置有四组,所述悬架顶部的背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阻尼器,所述第二阻尼器的外部盘绕有第二减震弹簧。

3、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顶部与第二阻尼器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底部与第二阻尼器的底部相互接触,第二减震弹簧和第二阻尼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当装置振动时,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减震弹簧可以进行拉伸或压缩,同时伸缩件可以在套筒中进行移动,进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从而使底盘减震效果好的作用。

4、优选的,所述悬架底部的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杆,所述第一连接螺杆的一端通过万向球活动设置有轮毂连接件,第一连接臂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5、优选的,所述悬架外部顶部的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杆,所述第二连接螺杆的一端通过万向球与轮毂连接件中活动连接,第二连接臂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6、优选的,所述悬架前部的两侧通过轴活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所述第一阻尼器的底部通过轴与第一连接臂的外部活动连接,第一阻尼器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器外部盘绕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阻尼器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阻尼器的顶部相互连接,第一阻尼器的一端通过轴与第一连接臂相互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臂可以在悬架上进行转动,当进行转动时,第一连接臂就会使第一阻尼器进行压缩或拉伸,进而使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进一步加强装置的减震能力。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底盘减震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9、(1)通过设置有伸缩件、顶板、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减震弹簧实现了装置减震效果好的作用,因此,使用时,通过在悬架的背部设置有第二阻尼器,第二阻尼器的外部盘绕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阻尼器的顶部通过轴与底盘相互连接,且通过悬架的顶部固定有套筒,套筒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并与底盘相互连接,当装置振动时,第二阻尼器和第二减震弹簧可以进行拉伸或压缩,同时伸缩件可以在套筒中进行移动,进而起到了减震的作用,从而使底盘减震效果好的作用。

10、(2)通过设置有悬架、第一连接臂、轮毂连接件、第二连接臂、第一阻尼器和第一减震弹簧进一步增加装置的减震能力,因此,通过悬架的外部通过轴设置有第一阻尼器,第一阻尼器的一端通过轴与第一连接臂相互连接,通过第一连接臂可以在悬架上进行转动,当进行转动时,第一连接臂就会使第一阻尼器进行压缩或拉伸,进而使第一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从而进一步加强装置的减震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1)、伸缩件(9)、套筒(11)和第二阻尼器(12),所述悬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9),所述伸缩件(9)的顶端连接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在顶板(10)上设置有四组,所述悬架(1)顶部的背部固定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上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阻尼器(12),所述第二阻尼器(12)的外部盘绕有第二减震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3)的顶部与第二阻尼器(12)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3)的底部与第二阻尼器(12)的底部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1)底部的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2),所述第一连接臂(2)的连接有第一连接螺杆(5),所述第一连接螺杆(5)的一端通过万向球活动设置有轮毂连接件(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1)外部顶部的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二连接臂(4),所述第二连接臂(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螺杆(6),所述第二连接螺杆(6)的一端通过万向球与轮毂连接件(3)中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1)前部的两侧通过轴活动设置有第一阻尼器(7),所述第一阻尼器(7)的底部通过轴与第一连接臂(2)的外部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器(7)外部盘绕有第一减震弹簧(8),所述第一减震弹簧(8)的一端与第一阻尼器(7)的底部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弹簧(8)的另一端与第一阻尼器(7)的顶部相互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1)、伸缩件(9)、套筒(11)和第二阻尼器(12),所述悬架(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中滑动设置有伸缩件(9),所述伸缩件(9)的顶端连接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5),所述螺纹孔(15)在顶板(10)上设置有四组,所述悬架(1)顶部的背部固定有连接块(14),所述连接块(14)上通过轴连接有第二阻尼器(12),所述第二阻尼器(12)的外部盘绕有第二减震弹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3)的顶部与第二阻尼器(12)的底部相互接触,所述第二减震弹簧(13)的底部与第二阻尼器(12)的底部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底盘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1)底部的两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连接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亮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超跃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