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100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摘新鲜大叶种茶树鲜叶,均匀摊放到萎凋槽内,进行强弱风速吹风交替处理,得到萎凋茶青;S2、将萎凋茶青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摇青,然后取出揉捻,得到揉捻茶青;S3、将上述S2得到的揉捻茶青进行摊放6~8cm,对摊放的揉捻茶青进行雾化熏蒸,然后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烘烤,即得到有机大叶种红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工艺能够促进大叶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多酚等内含物质的充分氧化和转化,同时也能够较好的保留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协同红茶的滋味与香气,形成口感醇厚、茶汤红浓、花香浓郁持久的红茶,有效提升大叶种红茶的香气与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海南茶区是我国新兴茶区,大规模种植茶叶历史叶比较长,同时饮茶也是人们的习惯。茶叶是由茶树的嫩梢经加工制备得到,红茶的制备过程通常涉及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关键工艺环节。红茶由于香高、色艳、味浓等独特品质,颇受广发消费者的欢迎。大叶种红茶是海南地区种植的大叶群体种茶树制作得到的红茶,大叶群体种茶树叶张大、叶片薄、鲜叶酚氨壁纸相对较高,是适宜制作优秀品质红茶的好品种。但是,目前,在采用大叶种茶树进行制备红茶的过程中加工水平较为落后,使得加工得到的红茶产品品质并不稳定,在滋味与香气方面不协调,使得红茶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同时叶使得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严重制约了当地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较高的保留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同时能够协调红茶中的滋味与香气,能有效提高大叶种红茶的品质。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采摘新鲜的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大叶种茶树鲜叶,均匀摊放4~6cm到萎凋槽内,进行强弱风速吹风交替处理,得到萎凋茶青;所述萎凋温度为25~30℃,强弱风速吹风交替处理过程为:先在风速为0.4~0.6cm3/s下吹风处理12~15min,静置1~2min,然后再风速为1.2~1.6cm3/s下吹风处理12~15min,静置1~2min,重复吹风3~4次;

5、s2、将萎凋茶青置于摇青机中进行摇青,然后取出揉捻,得到揉捻茶青;

6、s3、将上述s2得到的揉捻茶青进行摊放6~8cm,对摊放的揉捻茶青进行雾化熏蒸,然后置于发酵室进行发酵,烘烤,即得到有机大叶种红茶。

7、进一步的,s2步骤中,所述摇青的过程为:在温度为25~30℃、转速为60~80r/min条件下进行摇青3~5min。

8、进一步的,s2步骤中,所述揉捻过程为:先在0.5~0.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1~2min,再在1.8~2.5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2~3min,最后在3.2~3.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然后静置2~3min。

9、进一步的,s3步骤中,所述雾化熏蒸是将复合水溶液进行雾化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对摊放的揉捻茶青进行熏蒸。

10、进一步的,所述熏蒸的过程为:在25~30℃温度条件下,以雾化速度为1.0~1.5cm3/s进行熏蒸30~60min,静置8~12min,再以雾化速度为2.0~3.0cm3/s进行熏蒸20~30min,静置5~10min,重复操作2~4次。

1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水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按照质量比为(8~10):1取沉香叶和桂花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水按照料液比为1:(15~20)g/ml在超声功率为500~800w、温度为50~60℃进行提取1~2h,过滤,即得到复合水溶液。

12、进一步的,s3步骤中,所述发酵条件为:在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25~28℃、含氧气浓度为30~50%、发酵时间为4~6h。

13、进一步的,s3步骤中,所述烘烤的过程为:先升温到50~60℃进行烘烤30~40min,然后升温到110~120℃进行烘烤4~6min,冷却至室温,静置20~30min,再升温到50~60℃进行烘烤12~15min,再升温到120~140℃进行烘烤3~5min,冷却至室温,再升温到75~80℃烘烤至含水量为5~6%。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工艺能够促进大叶种茶叶在加工过程中多酚等内含物质的充分氧化和转化,同时也能够较好的保留红茶中的有效成分,协同红茶的滋味与香气,形成口感醇厚、茶汤红浓、花香浓郁持久的红茶,有效提升大叶种红茶的香气与品质。

16、本专利技术通过特定的萎凋、揉捻以及对揉捻后的大叶茶茶青进行雾化熏蒸,能够加速茶多酚等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以及香气前体物质的转化,促进后续的茶叶更好地进行发酵,有效降低大叶茶茶叶的青草味以及苦涩味,诱发香气,滋味甜醇,有效改善大叶种红茶的口感和滋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摇青的过程为:在温度为25~30℃、转速为60~80r/min条件下进行摇青3~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揉捻过程为:先在0.5~0.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1~2min,再在1.8~2.5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2~3min,最后在3.2~3.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然后静置2~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雾化熏蒸是将复合水溶液进行雾化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对摊放的揉捻茶青进行熏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的过程为:在25~30℃温度条件下,以雾化速度为1.0~1.5cm3/s进行熏蒸30~60min,静置8~12min,再以雾化速度为2.0~3.0cm3/s进行熏蒸20~30min,静置5~10min,重复操作2~4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水溶液的制备过程为:按照质量比为(8~10):1取沉香叶和桂花进行粉碎,得到混合粉,将混合粉与水按照料液比为1:(15~20)g/mL在超声功率为500~800W、温度为50~60℃进行提取1~2h,过滤,即得到复合水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发酵条件为:在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25~28℃、含氧气浓度为30~50%、发酵时间为4~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烘烤的过程为:先升温到50~60℃进行烘烤30~40min,然后升温到110~120℃进行烘烤4~6min,冷却至室温,静置20~30min,再升温到50~60℃进行烘烤12~15min,再升温到120~140℃进行烘烤3~5min,冷却至室温,再升温到75~80℃烘烤至含水量为5~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摇青的过程为:在温度为25~30℃、转速为60~80r/min条件下进行摇青3~5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所述揉捻过程为:先在0.5~0.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1~2min,再在1.8~2.5kg/m2压力下揉捻4~7min,静置2~3min,最后在3.2~3.8kg/m2压力下揉捻4~7min,然后静置2~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所述雾化熏蒸是将复合水溶液进行雾化后在25~30℃温度条件下对摊放的揉捻茶青进行熏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大叶种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的过程为:在25~30℃温度条件下,以雾化速度为1.0~1.5cm3/s进行熏蒸30~60min,静置8~12min,再以雾化速度为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小芳王兴龙符宇博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五里路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