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电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84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电源及车辆,其中,车载电源包括:电池;第一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信号接收接口,从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引出,所述信号接收接口内引出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引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源,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电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车载域控制器大多是一个独立的盒子,通过线束可以接中控屏、仪表屏、副驾屏、平视显示屏(hud屏)以及摄像头等负载。车载域控制器目前在乘用车和商用车上都有使用,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对应的负载的工作电压不同,为了选型方便,会选择相同型号的电源芯片。在车辆中有一些需要常供电的负载,进而即便车辆熄火,电池也需要为常供电的负载供电,从而导致车辆熄火后也会有一些额外的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电源及车辆,能够通过将电池与第一电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以使第一电压转换器将电池的电压转换后为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从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引脚引出信号接收接口并设置在车载电源的外壳上,从而在信号接收接口接收到车辆控制器发送的熄火信号后,控制模块向第一电压转换器发送熄火信号对应的预设电平信号,以使第一电压转换器在接收到预设电平信号后进入非连续导通模式,从而减少耗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电压转换器为了向常供电的负载供电而持续处于连续导通模式,导致了第一电压转换器持续产生了非必要的耗能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车辆熄火后降低车载电源耗能的技术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车载电源包括:电池;第一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信号接收接口,从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引出,所述信号接收接口内引出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引脚。

3、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稳压器和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电源端连接。

4、可选地,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第一供电接口,其中,所述第一供电接口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引出并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上,以对工作电压为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的输出电压的外接负载供电。

5、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所述信号接收引脚,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目标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一信号输出端向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转换为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工作模式。

6、可选地,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信号输出接口,所述信号输出接口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二信号输出端引出并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上,用于连接工作电压为所述第一供电接口的输出电压的外接负载。

7、可选地,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器和第二供电接口,其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二供电接口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引出并设置在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上,以对工作电压为所述第二供电接口的输出电压的外接负载供电。

8、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开关信号接收端连接,其中,所述微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信号接收引脚接收到目标信号时,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输出端向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开关信号接收端发送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转换为所述目标信号对应的工作模式。

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辆控制器,所述车辆控制器连接至信号接收接口;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车载电源。

10、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负载,每个第一负载为所述车辆中的常供电负载,其中,每个第一负载的电源端均连接至所述车载电源的第一供电接口,每个第一负载的信号接收端均连接至所述车载电源的信号输出接口。

11、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负载,每个第二负载连接至所述车载电源的第二供电接口。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电源及车辆,车载电源包括:电池;第一电压转换器,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信号接收接口,从所述车载电源的外壳引出,所述信号接收接口内引出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引脚。能够通过将电池与第一电压转换器连接,第一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以使第一电压转换器将电池的电压转换后为控制模块供电,控制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转换器的模式转换信号接收端连接,从控制模块的信号接收引脚引出信号接收接口并设置在车载电源的外壳上,从而在信号接收接口接收到车辆控制器发送的熄火信号后,控制模块向第一电压转换器发送熄火信号对应的预设电平信号,以使第一电压转换器在接收到预设电平信号后进入非连续导通模式,从而减少耗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第一电压转换器为了向常供电的负载供电而持续处于连续导通模式,导致了第一电压转换器持续产生了非必要的耗能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在车辆熄火后降低车载电源耗能的技术效果。

13、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稳压器和微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第一供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所述信号接收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信号输出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第二电压转换器和第二供电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的开关信号接收端连接,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负载,每个第一负载为所述车辆中的常供电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负载,每个第二负载连接至所述车载电源的第二供电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稳压器和微控制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第一供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所述信号接收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电源还包括信号输出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力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