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桥梁钢结构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型钢箱梁横隔板单元由横隔板和单侧加劲肋构成。除支点及吊点处以外,横隔板板厚一般均为薄板,厚度为10-12mm,纵、横加劲肋板厚8-10mm,互不连接,且只在横隔板的一个侧面上布置,加劲肋焊缝为双面贴角焊缝,焊脚一般为k6-k7。
2、因为加劲肋为薄板且互相之间不连接,所以横隔板单元的整体“鼓包”变形主要是横隔板加劲肋焊接时在板厚上的不均匀收缩造成的。焊接加热时,横隔板加劲肋侧金属受热,但金属的强度在高温时较低,受周围低温度金属的约束不能膨胀而产生塑性压缩变形,冷却后,这部分塑性压缩变形不可逆,从而造成焊接变形。即横隔板的加劲肋侧金属焊接收缩大,另一侧金属收缩小,在横隔板板厚上产生不均匀塑性收缩造成整体“鼓包”变形。
3、目前对于横隔板这种整体“鼓包”焊接变形,一般采用传统的火焰加热矫形。在横隔板无加劲肋侧采用点状火焰加热,每个加热点大小约φ60mm左右,加热点间距100-300mm。点状火焰加热使横隔板板厚无加劲肋侧金属也产生塑性收缩变形,其收缩量与原焊接变形收缩量相当时,横隔板的焊接变形得以矫平。
4、但是火焰加热效率低下,一个大型钢箱梁的横隔板单元,点状加热点数往往达到一百个以上,每个点加热时间10min左右,矫平一块横隔板往往需数个小时以上。另外,火焰加热耗费大量氧气、丙烷,成本高且不环保。
5、因此,有必要改善上述相关技术方案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6、需要注意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包括:
3、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
4、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其中,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用于通过模拟火焰加热点形状和尺寸进行加热;
5、通过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在完成布置的加热点位处对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进行加热;
6、在所述横隔板冷却后得到完成矫形的所述横隔板。
7、可选的,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8、所述多个肋板沿所述横隔板的一侧的纵向和横向均匀间隔的分别布置相同数量的肋板。
9、可选的,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10、所述多个肋板布置于所述横隔板内凹变形的一侧,且所述肋板为加劲肋。
11、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12、根据横隔板焊接变形的严重程度,设置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数。
13、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14、根据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数沿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的纵向和横向均匀列阵排布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位置。
15、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在完成布置的加热点位处对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16、根据横隔板厚度,选定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功率和加热频率,根据选定的所述加热功率和所述加热频率进行加热。
17、可选的,所述通过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在完成布置的加热点位处对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18、监控加热过程,使所述横隔板的加热温度不超过850℃。
19、可选的,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设置有环形加热结构。
20、可选的,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环形加热结构的直径规格为φ40mm~φ80mm。
21、可选的,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环形加热结构的直径规格根据模拟火焰加热点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平面加热感应器来模拟火焰加热点来对横隔板进行感应加热,从而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时间短的效果,进而利于局部加热,工艺可重现性好,易实现自动控制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在完成布置的加热点位处对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在完成布置的加热点位处对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进行加热的步骤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环形加热结构的直径规格为φ40mm~φ8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加热感应器的环形加热结构的直径规格根据模拟火焰加热点形状和尺寸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横隔板的一侧焊接多个肋板,且多个肋板相互垂直交叉布置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横隔板的另一侧布置平面加热感应器的加热点位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隔板的感应加热矫形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张剑峰,朱新华,牛建河,姚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舟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