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4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以及电池。所述电池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电池壳体包括面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热熔层,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热熔温度,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热熔连接于所述电池卷芯,所述第二部分用于热熔密封所述容纳腔。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壳体可以通过第一部分热熔连接于电池卷芯,可以在不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且不需要较高温度的热熔加热的情况下,提升电池卷芯与电池壳体的连接效果,从而解决电池卷芯在电池壳体之中的窜动造成电池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壳体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社会中,锂离子电池的使用与制造发展迅速,适用于多种场合。而其中软包方形锂离子电池在3c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为了让电池顺利通过应用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滚筒测试和跌落测试,现有的解决方法通常是在电芯表面增设双面的热熔胶纸,以实现电芯和包装铝塑膜之间的固定,防止滚筒测试和跌落测试过程中电芯在包装铝塑膜内窜动。然而,在电芯表面增设热熔胶纸至少会带来如下弊端:1、增加电芯的厚度,从而影响电芯的体积能量密度;2、在电芯和铝塑膜装配前的工序中,易发生因热熔胶吸附粉尘而引起电芯k值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壳体以及电池,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壳体可以通过无基底的热熔层连接于电池卷芯,可以在不降低电池的能量密度,且不需要较高温度的热熔加热的情况下,提升电池卷芯与电池壳体的连接效果,从而解决电池卷芯在电池壳体之中的窜动造成电池失效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电池壳体包括面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热熔层,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容纳腔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热熔温度,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热熔连接于所述电池卷芯。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a满足:60℃≤a≤130℃;

4、所述第二部分的热熔温度b满足:180℃≤b≤200℃。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a满足:80℃≤a≤100℃。

6、在一些实施例中,投影平面设为垂直于所述第一热熔层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部分于所述投影平面形成第一正投影,所述容纳腔于所述投影平面形成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的面积为s1与所述第二正投影的面积为s2满足:0.1≤s1/s2≤1。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一保护层以及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阻隔层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电池卷芯之间,所述第一热熔层设于所述第一阻隔层与所述电池卷芯之间,所述第一热熔层的一表面粘接于所述电池卷芯,所述第一热熔层的另一表面粘接于所述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保护层粘接于所述第一阻隔层,所述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阻隔层以及所述第一热熔层之间通过热压作用组成所述电池壳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于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各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各所述第一部分;和/或;

9、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多个所述第二部分,各所述第二部分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各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各所述第一部分。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部分的形状为长方体,各所述第一部分沿垂直与所述第一热熔层的厚度方向的方向间隔分布。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壳体包括第二保护层、第二阻隔层以及第二热熔层,所述第二阻隔层设于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第二热熔层之间,所述第二热熔层设于所述第二阻隔层与所述电池卷芯之间,所述第二保护层粘接于所述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二热熔层粘接于所述第二阻隔层,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热熔层的热熔温度,所述第二热熔层用于热熔密封所述容纳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熔层的热熔温度c满足:180℃≤c≤200℃。

1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14、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电池壳体;

15、电池卷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壳体。本申请中的第一热熔层的第一部分可以热熔后融化,热熔层贴合于电池卷芯,以使电池卷芯连接于电池壳体,且第一部分所需的热熔温度较低,以防止电池卷芯受高温损坏。在现有技术中,电池壳体包括热熔层,电池卷芯上设有含基底的热熔胶,通过含基底的热熔胶,电池壳体连接于电池卷芯。本申请中,由于无基底的第一热熔层设于电池卷芯上,电池壳体连接于电池卷芯时,电池整体的体积不变,即可以保证电池的能量密度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一热熔层使电池壳体连接于电池卷芯,可以提升电池卷芯与电池壳体的连接效果,使电池卷芯与电池壳体的连接紧密,从而解决电池卷芯在电池壳体之中的窜动造成电池失效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电池壳体包括面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热熔层,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限定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热熔温度,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热熔连接于所述电池卷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壳体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卷芯的容纳腔,所述电池壳体包括面向所述容纳腔的第一热熔层,所述第一热熔层包括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限定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部分的热熔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热熔温度,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热熔连接于所述电池卷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琪张巧玲余志王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