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4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具体是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呈螺旋形分布的下散热管与上散热管,所述下散热管与上散热管首端及末端相向端面固定安装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转动连接环与第二转动连接环,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环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连接环内腔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环与第二转动连接环内腔相向端面分别固定相互匹配的伸缩管,所述下壳体内腔中固定有限位卡环,所述下壳体外端两侧固定有与限位卡环位置匹配的引脚固定套,所述上壳体下端面转动安装有与定位螺孔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本技术提高对压敏电阻器的散热性能,达到防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敏电阻器相关,具体为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


技术介绍

1、压敏电阻器是指一种对电压变化反应灵敏的限压型元件,其阻值会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且容易因受到瞬间强电压或者强电流导致被击穿,发生爆炸,需要用到防爆壳进行防护,然而现有的压敏电阻防爆壳不能有效的将压敏电阻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容易使压敏电阻器因温度过高而烧坏,而且无法在压敏电阻器爆炸时缓冲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容易损伤其他元器件或击伤人员;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4672050u的专利文献提供一种高散热压敏电阻器的防爆壳;该装置通过导热机构各部件的相互配合,使得装置能够在压敏电阻器本体工作时,快速将热量导出到防爆壳的外部,防止压敏电阻器因温度过高而烧坏;

3、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该装置仅在下壳体内设置导热板,使得其仅能对压敏电阻器下端面进行散热,而压敏电阻器在使用过程中,其产生的热量会快速扩散至其外侧及装置内腔各个部位,显然,仅通过单面散热的方式限制了装置的散热效率,存在较大的缺陷,为此,我们提出了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呈螺旋形分布的下散热管(5)与上散热管(51),所述下散热管(5)与上散热管(51)首端及末端相向端面固定安装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转动连接环(52)与第二转动连接环(53),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环(53)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连接环(52)内腔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环(52)与第二转动连接环(53)内腔相向端面分别固定相互匹配的伸缩管(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包括下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上壳体(2),所述下壳体(1)与上壳体(2)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呈螺旋形分布的下散热管(5)与上散热管(51),所述下散热管(5)与上散热管(51)首端及末端相向端面固定安装有相互匹配的第一转动连接环(52)与第二转动连接环(53),所述第二转动连接环(53)固定安装于第一转动连接环(52)内腔中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环(52)与第二转动连接环(53)内腔相向端面分别固定相互匹配的伸缩管(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敏电阻器的电阻器防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内腔中固定有限位卡环(12),所述下壳体(1)外端两侧固定有与限位卡环(12)位置匹配的引脚固定套(11),所述下壳体(1)上端面开设有定位螺孔(13),所述上壳体(2)下端面转动安装有与定位螺孔(13)螺纹配合的定位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旭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