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38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内部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的外壳,位于容纳腔敞口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具有电联件;具有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的电芯主体,第一极耳和电联件导电连接,第二极耳包括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二折边与容纳腔内底壁电性连接,第一折边一侧表面抵接或贴近电芯主体的端面,第一折边的另一侧表面抵接或贴近第二折边远离容纳腔内底壁的一侧表面。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使得第二折边与容纳腔内底壁焊接固定时,电芯主体位于容纳腔的外部,便于企业对第二折边与容纳腔内底壁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可以大大减少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与容纳腔内底壁焊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纽扣电池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像一颗小纽扣的电池,一般来说直径较大,厚度较薄。纽扣电池因体形较小,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纽扣电池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从而对纽扣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知技术中的纽扣电池通常包括外壳,外壳内部开设有一个上部敞口的容纳腔,容纳腔中放置有卷绕的电芯,容纳腔上部的敞口密封安装有盖板组件。通常,外壳具有第一极性,盖板组件具有第二极性,电芯的第一极耳需要与盖板组件焊接,电芯的第二极耳需要与容纳腔的内底壁焊接。

3、为了便于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分别和盖板组件及容纳腔的内底壁焊接,现有的电芯的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一般是对应地由电芯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引出,然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对应地与盖板组件、容纳腔的内底壁焊接。该种结构虽然可以简化纽扣电池的结构,便于电芯与外壳的电性连接。但是现有的电芯的第二极耳的长度一般较短,第二极耳与容纳腔的内底壁焊接后,电芯已经部分位于容纳腔内,不便于采用设备检测第二极耳与容纳腔的内底壁是否焊接牢固,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纽扣电池存在部分导电不良或者电压不足的情况,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纽扣电池的良品率,后续需要还需要对不良品进行返工,增加了企业生产纽扣电池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便于企业检测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与外壳的容纳腔内底壁的焊接质量。

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敞口的容纳腔;盖板组件,所述盖板组件封堵所述容纳腔的敞口,所述盖板组件具有电联件;电芯主体,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芯主体的一端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电芯主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联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与所述容纳腔内底壁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电芯主体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部时,所述第一折边一侧表面抵接或贴近所述电芯主体的端面,所述第一折边的另一侧表面抵接或贴近所述第二折边远离所述容纳腔内底壁的一侧表面。

3、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与容纳腔内底壁焊接时,可先将第二折边与容纳腔内底壁焊接固定,由于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第一折边连接第二折边和电芯主体,使得电芯主体位于容纳腔的外部,此时企业可以对第二折边与容纳腔内底壁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企业可弯折第一折边并使得电芯主体嵌入容纳腔内,以便于电池的后续生产加工,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可以大大减少电芯主体的第二极耳与容纳腔内底壁焊接不牢固的情况发生,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主体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沿着所述电芯主体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电芯主体的中心连线为第一基准线,所述第二极耳与所述电芯主体的中心连线为第二基准线,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a,40°≤a≤140°。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75°<a≤140。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极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的长度。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主体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尾部的空箔区,所述第二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极片尾部的空箔区。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主体、绝缘件及加强件,所述盖板主体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联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电联件之间具有绝缘通道,所述绝缘件连接所述电联件和所述盖板主体,所述加强件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部,且所述加强件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外部;所述加强件通过所述绝缘件与所述盖板主体固定连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件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加强件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同轴布置;所述绝缘件的一侧表面连接所述盖板主体及所述电联件;所述绝缘件的另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加强件。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盖板主体朝向所述容纳腔底壁的一侧,所述电联件具有延伸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凸台,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凸台电性连接。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突出于所述加强件远离所述绝缘件的一侧表面。

13、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300)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极耳(310)和所述第二极耳(320)沿着所述电芯主体(300)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极耳(310)与所述电芯主体(300)的中心连线为第一基准线,所述第二极耳(320)与所述电芯主体(300)的中心连线为第二基准线,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a,40°≤a≤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75°<a≤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3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310)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321)和所述第二折边(32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300)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耳(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尾部的空箔区,所述第二极耳(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极片尾部的空箔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00)包括盖板主体(220)、绝缘件(230)及加强件(240),所述盖板主体(220)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21),所述电联件(21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21)内,所述第一通孔(221)与所述电联件(210)之间具有绝缘通道,所述绝缘件(230)连接所述电联件(210)和所述盖板主体(220),所述加强件(240)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21)内部,且所述加强件(240)部分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21)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230)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31),所述加强件(240)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241),所述第一通孔(221)、所述第二通孔(231)和所述第三通孔(241)同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240)位于所述盖板主体(220)朝向所述容纳腔(110)底壁的一侧,所述电联件(210)具有延伸朝向所述容纳腔(110)的凸台(211),所述凸台(211)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31)并延伸至所述第三通孔(241),所述第一极耳(310)与所述凸台(211)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211)穿过所述第三通孔(241)并突出于所述加强件(240)远离所述绝缘件(230)的一侧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300)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极耳(310)和所述第二极耳(320)沿着所述电芯主体(300)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一极耳(310)与所述电芯主体(300)的中心连线为第一基准线,所述第二极耳(320)与所述电芯主体(300)的中心连线为第二基准线,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a,40°≤a≤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之间夹角为75°<a≤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耳(32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极耳(310)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321)和所述第二折边(322)为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主体(300)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形成,所述第一极耳(310)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尾部的空箔区,所述第二极耳(320)设置于所述第二极片尾部的空箔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200)包括盖板主体(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志豪雷学让王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