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432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9
本技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涉及模具制术领域,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呈空腔状态,空腔内安装有导向板机构,所述导向板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具一侧外壁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卡合安装有折流板,且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该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整体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够对模具所需的温度进行有效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的快速均匀冷却是提高注塑产品质量,提升产品良率及提高注塑效率的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目前,高端模具基本都采用了随形水路,对于不能使用随形水路的区域嵌入铜等高导热材料或二者合并的方式决解。以上方式大大提高了传统通过机械钻孔方式得到简单水路的模具使用过程中的冷却效率与均匀性,提供了模具产业升级方向。

2、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传统的随形冷却结构通常为一体式结构,冷却通道交错式分别在模具内部,而加工的工件因厚度、冷却温度的条件不同,工件侧壁的温度也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传统的冷却通道无法做到及时调节。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2、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呈空腔状态,空腔内安装有导向板机构,所述导向板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具一侧外壁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卡合安装有折流板,且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3、进一步的,所述折流板呈对称交叉式安装,其中另一侧所述折流板与下模具的内壁呈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贯穿设有进水口,且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贯穿设有出水口。

5、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均为金属材质组成,且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的表面均设有镀锌层。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1、通过调节槽的设计,可以手动式拆卸折流板安装的位置,通过调节折流板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冷却液路径流通的速度,可以依据待加工零件所需的温度条件,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8、2、通过交叉式安装的方式,可以增加冷却液在模具内流动路径,使整体的降温效果的到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内部呈空腔状态,空腔内安装有导向板机构,所述导向板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具(2)一侧外壁的调节槽(5),所述调节槽(5)卡合安装有折流板(4),且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4)呈对称交叉式安装,其中另一侧所述折流板(4)与下模具(2)的内壁呈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一侧贯穿设有进水口,且所述下模具(2)的另一侧贯穿设有出水口(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和下模具(2)均为金属材质组成,且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表面均设有镀锌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包括上模具(1)和下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2)的内部呈空腔状态,空腔内安装有导向板机构,所述导向板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具(2)一侧外壁的调节槽(5),所述调节槽(5)卡合安装有折流板(4),且所述上模具(1)与下模具(2)的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铸造模具随形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4)呈对称交叉式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典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梓荣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