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68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0
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压模设备,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驱动上模机构和/或下模机构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加热装置;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以及上模安装组件,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以及下模安装组件;加热装置包括设于上模安装组件底面且绕设于上模板顶端外周的上高频电磁线圈,以及设于下模安装组件顶面且绕设于下模板底端外周的下高频电磁线圈。将上高频电磁线圈设置于上模板顶端的外周,而下高频电磁线圈设置于下模板的底端外周,不仅使加热装置避开了非金属的产品位置,而且上下两组电磁线圈同时工作,使得加热效率明显提升,热量从上模板及下模板均匀地竖向传导至产品表面,使得产品受热更均匀,成型品质更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压模。


技术介绍

1、随着市面上各种曲面屏或曲面后盖手机的发展,对应地出现了曲面屏玻璃、或者由pc、pet等具有热塑性的材料制成的曲面后盖、曲面保护膜等产品,这些产品均是通过热压模具将片材热压成型的。产品热压成型过程中,需要通过模具将产品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软化,再通过模具压力使其塑形,然后保持模压力一定时间使其冷却定型,最后开模取出。成型过程中,加热的均匀性对成型品质起着核心作用,而加热效率又决定了生产效率。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采用高频电磁线圈对模具进行加热,具体地,高频电磁线圈悬空地设置在上模板与下模板的合模线外围,此时,非金属的产品位于高频电磁线圈的磁力线内,影响了上模板及下模板的加热效率。另外,由于高频电磁线圈反复对上下模板进行加热,热量从上下模板传导至设备其它部分后会导致其它部分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到合模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且成型品质好的热压模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热压模设备,包括机架,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机构和/或所述下模机构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安装组件,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安装组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底面且绕设于所述上模板顶端外周的上高频电磁线圈,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安装组件顶面且绕设于所述下模板底端外周的下高频电磁线圈。

4、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为一体成型的铸铁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若干支撑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支撑柱。

5、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模板顶面的上隔热板组件,以及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第一螺栓悬挂安装的上板框;所述上板框具有避空所述上隔热板组件的第一通槽,以及绕周分布的若干同向设置的第一长形腰孔,所述上高频电磁线圈通过若干穿过所述第一长形腰孔的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板框底面。

6、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隔热板组件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竖向调节杆安装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调节杆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顶板上且高度被限定,而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上隔热板组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

7、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底面及所述上隔热板组件顶面的中心均具有球顶状的凹坑,上下所述凹坑内共同夹置有一定位球。

8、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板的底面对应各所述调节杆位置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避位所述定位球,且所述垫板具有卡放所述调节杆的竖向卡槽,而所述调节杆具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竖剖面为工字型的限位段。

9、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模机构的下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竖向丝杆,穿设于所述丝杆上并由所述丝杆驱动竖向移动的动板,通过若干竖向的导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动板上方的安装座,以及若干组将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的滑轨副。

10、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模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下隔热板组件,以及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第三螺栓支撑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方的下板框;所述下板框具有避空所述下隔热板组件的第二通槽,以及绕周分布的若干同向设置的第二长形腰孔,所述下高频电磁线圈通过若干穿过所述第二长形腰孔的第四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板框顶面。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上高频电磁线圈设置于上模板顶端的外周,而下高频电磁线圈设置于下模板的底端外周,不仅使加热装置避开了非金属的产品位置,而且上下两组电磁线圈同时工作,使得加热效率明显提升,热量从上模板及下模板均匀地竖向传导至产品表面,使得产品受热更均匀,成型品质更优。而机架采用一体成型的铸铁支架,受热不会变形,从而保证了该热压模设备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高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机构和/或所述下模机构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安装组件,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安装组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底面且绕设于所述上模板顶端外周的上高频电磁线圈,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安装组件顶面且绕设于所述下模板底端外周的下高频电磁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一体成型的铸铁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若干支撑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模板顶面的上隔热板组件,以及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第一螺栓悬挂安装的上板框;所述上板框具有避空所述上隔热板组件的第一通槽,以及绕周分布的若干同向设置的第一长形腰孔,所述上高频电磁线圈通过若干穿过所述第一长形腰孔的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板框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板组件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竖向调节杆安装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调节杆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顶板上且高度被限定,而所述调节杆的底端与所述上隔热板组件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底面及所述上隔热板组件顶面的中心均具有球顶状的凹坑,上下所述凹坑内共同夹置有一定位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面对应各所述调节杆位置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避位所述定位球,且所述垫板具有卡放所述调节杆的竖向卡槽,而所述调节杆具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竖剖面为工字型的限位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下模机构的下方,包括与所述底板固定安装的驱动电机,由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的竖向丝杆,穿设于所述丝杆上并由所述丝杆驱动竖向移动的动板,通过若干竖向的导柱固定安装于所述动板上方的安装座,以及若干组将所述安装座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柱上的滑轨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下模板与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下隔热板组件,以及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第三螺栓支撑安装于所述安装座上方的下板框;所述下板框具有避空所述下隔热板组件的第二通槽,以及绕周分布的若干同向设置的第二长形腰孔,所述下高频电磁线圈通过若干穿过所述第二长形腰孔的第四螺栓固定于所述下板框顶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竖向相对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驱动所述上模机构和/或所述下模机构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加热装置;所述上模机构包括上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上模板的上模安装组件,所述下模机构包括下模板,以及安装所述下模板的下模安装组件;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底面且绕设于所述上模板顶端外周的上高频电磁线圈,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安装组件顶面且绕设于所述下模板底端外周的下高频电磁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一体成型的铸铁支架,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若干支撑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支撑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安装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上模板顶面的上隔热板组件,以及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第一螺栓悬挂安装的上板框;所述上板框具有避空所述上隔热板组件的第一通槽,以及绕周分布的若干同向设置的第一长形腰孔,所述上高频电磁线圈通过若干穿过所述第一长形腰孔的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板框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压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热板组件通过若干绕周设置的竖向调节杆安装固定于所述顶板下方,所述调节杆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顶板上且高度被限定,而所述调节杆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成超陈优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三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