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564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设置的缓冲基体层进一步提高了玻纤布本体的抗压性能,其蜂窝状的结构在减轻玻纤布本体体积和重量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通过在玻纤层中穿插的拉伸轴可以对玻纤层形成延展与支撑的效果,防止玻纤层在受热后发生收缩,避免了玻纤布本体在受到较高温度时,布面容易发生形变,保证了玻纤布本体的正常使用,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利用外侧的防卷包边对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形成了良好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划伤使用人员,并且也有效避免了受热时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出现卷边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玻纤布本体的耐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玻纤布,具体为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


技术介绍

1、玻纤布一般又名玻纤土工布,是广泛用于土木工程的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它主要是由玻璃纤维与短纤针刺无纺布复合而成,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纤布根据含碱量高低分为高碱布、中碱布、无碱布,含碱量越低抗折抗拉力越好。

2、现有的大多数玻纤布在使用过程中,如若所受温度较高,其布面容易发生收缩,导致玻纤布出现严重变形,影响到了玻纤布的正常使用,给工作人员造成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所述玻纤布本体,包括缓冲基体层、安装在缓冲基体层两侧的支撑层、安装在支撑层两侧的拉伸轴、安装在拉伸轴两侧的玻纤层、安装在玻纤层两侧的防偏层、安装在防偏层两侧的阻燃层、安装在阻燃层两侧的耐热涂层。

3、优选的,所述缓冲基体层为聚四氟乙烯层,其内部结构为蜂窝状。

4、优选的,所述支撑层为硅胶层,所述玻纤层由玻璃纤维与短纤针刺无纺布复合而成。

5、优选的,所述阻燃层由阻燃纤维编织而成。

6、优选的,所述耐热涂层为环氧酚醛涂层。

7、优选的,所述玻纤布本体的外侧安装有防卷包边,所述防卷包边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贯穿玻纤布本体的内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9、本技术中,设置的缓冲基体层进一步提高了玻纤布本体的抗压性能,其蜂窝状的结构在减轻玻纤布本体体积和重量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力,通过在玻纤层中穿插的拉伸轴可以对玻纤层形成延展与支撑的效果,防止玻纤层在受热后发生收缩,避免了玻纤布本体在受到较高温度时,布面容易发生形变,保证了玻纤布本体的正常使用,给工作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利用外侧的防卷包边对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形成了良好的保护,可以有效防止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划伤使用人员,并且也有效避免了受热时玻纤布本体的边缘处出现卷边的现象,进一步提升了玻纤布本体的耐热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体层(11)为聚四氟乙烯层,其内部结构为蜂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2)为硅胶层,所述玻纤层(14)由玻璃纤维与短纤针刺无纺布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16)由阻燃纤维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涂层(17)为环氧酚醛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布本体(1)的外侧安装有防卷包边(2),所述防卷包边(2)的顶部贯穿开设有固定孔(21),所述固定孔(21)贯穿玻纤布本体(1)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基体层(11)为聚四氟乙烯层,其内部结构为蜂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2)为硅胶层,所述玻纤层(14)由玻璃纤维与短纤针刺无纺布复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性玻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柯陈燕超关玉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杰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