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量调节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496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8
本技术属于气流调节技术领域,具体为气流量调节开关,包括主旋钮,所述主旋钮内部卡合有副旋钮,所述主旋钮与副旋钮相适配,本方案装置与现有产品相比在结构上简单化,减少产品零部件,使操作起来轻便动作更顺畅,控制气流量均匀;只设计一个运作的气室,在性能上得到提高,产品的运动方式从轴向运动通过斜度台阶传递改变成上下运动,减少了运动行程避免了密封圈的磨损,使用寿命更长;产品只有一个走气的腔室,使用一个密封圈,避免了密封漏气的问题;产品结构不使用螺丝紧固,以卡扣的形式组装,且相对位置做加厚处理,使组装方便快捷,避免了产品松紧不一致;因产品是阶梯式传动所以精度更高且稳定,达到精确控制气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流调节,具体为气流量调节开关


技术介绍

1、流量开关主要是在水、气、油等介质管路中在线或者插入式安装监控水系统中水流量的大小;在水流量高于或者低于某一个设定点时候触发输出报警信号传递给机组,系统获取信号后即可作出相应的指示动作,避免或减少主机“干烧”。

2、气流量调节需要使用调节开关进行操作,现有的产品结构复杂,产品零部件过多且耐久性不好,操作时对于气流的流量控制不均匀,存在失效的风险,现有的产品零部件过多,产品内部动能在传动时容易产生异响或卡滞现象;在结构中产品使用了异型密封圈且多个走气的腔室,大量的腔室与异形密封圈会增加整体结构密封性的问题,在使用中增加了漏气风险;现有产品使用了螺丝连接结构,容易发生锈蚀脱落,在组装中松紧度不好把控。

3、为此,现提出一种气流量调节开关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气流量调节开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有的产品结构复杂,产品零部件过多且耐久性不好,操作时对于气流的流量控制不均匀,存在失效的风险,现有的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气流量调节开关,包括主旋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钮(1)内部卡合有副旋钮(5),所述副旋钮(5)位于主旋钮(1)内部,所述主旋钮(1)与副旋钮(5)相适配,所述主旋钮(1)下方设有外框主体(2),所述副旋钮(5)下方连接有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位于外框主体(2)内部,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斜度台阶(601)、主体(602)、传动杆(603)、定位销孔(604),所述斜度台阶(601)位于主体(602)上壁表面,所述传动杆(603)与主体(602)下壁中部相连接,所述主体(602)下方连接有阀体(3),所述阀体(3)包括内部的气流通道(301),所述传动杆(603)贯...

【技术特征摘要】

1.气流量调节开关,包括主旋钮(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钮(1)内部卡合有副旋钮(5),所述副旋钮(5)位于主旋钮(1)内部,所述主旋钮(1)与副旋钮(5)相适配,所述主旋钮(1)下方设有外框主体(2),所述副旋钮(5)下方连接有控制机构(6),所述控制机构(6)位于外框主体(2)内部,所述控制机构(6)包括斜度台阶(601)、主体(602)、传动杆(603)、定位销孔(604),所述斜度台阶(601)位于主体(602)上壁表面,所述传动杆(603)与主体(602)下壁中部相连接,所述主体(602)下方连接有阀体(3),所述阀体(3)包括内部的气流通道(301),所述传动杆(603)贯穿阀体(3)并延伸至气流通道(301)内部,所述传动杆(603)外壁上侧连接有弹簧(7),所述弹簧(7)下方设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套接在传动杆(603)外壁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量调节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旋钮(5)包括延伸段(501),所述延伸段(501)与主旋钮(1)的连接处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贯穿主旋钮(1)并延伸至延伸段(501)内部,所述连接孔(4)内部安装有紧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量调节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旋钮(1)下壁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主旋钮(1)通过凹槽与副旋钮(5)相卡合,所述副旋钮(5)的截面直径小于主旋钮(1)的截面直径。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哲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熙硕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