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32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7
本技术公开了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底座钢板和固定钢板,二者之间连接有隔震支座,所述底座钢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混凝土基础,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的两侧连接有两个L形挡板,每个L形挡板包括竖肢板,与竖肢板的底边垂直连接有横肢板,两个竖肢板相对的侧壁之间有纵坡梁体,其下表面与所述固定钢板的上表面部分接触,纵坡梁体的两侧面与两个竖肢板相对的侧壁紧贴,所述竖肢板通过多根梁固定螺杆与纵坡梁体连接,所述纵坡梁体下表面与固定钢板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粘贴调坡层。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有抗震改造需求的旧桥增设抗震措施时施工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隔震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1、20世纪的中下旬,世界各国包括我国纷纷开展了大规模基建建设活动,大量的道路桥梁在此时间段建成,但是随着建筑减隔震理论研究的不断完善,在各国的道路桥梁设计规范中也要求对结构增设隔震措施,对应简支路桥等情况常规采用的施工手段是在路桥和其下基础之间增加减隔震支座与砼结构的连接以预埋为主,但目前的减隔震支座普遍为新建工程设计的,新建桥梁一般在设计阶段就在桥体上留有与隔震支座的连接螺杆或预埋钢板,对于旧桥改造工程中,支座如何与砼结构连接尚没有成熟的方法。

2、旧桥增加隔震支座的常规做法为先将旧桥体进行起升,对旧桥梁构件的下表面需增设隔震支座的位置,一般利用增设固定钢板、增设植筋或利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将旧桥体底面处理至水平,然后将隔震支座放于旧桥体和混凝土基础之间并利用预埋固定螺杆的方式进行固定,此过程中为了对旧桥底面进行处理需将旧桥体抬升至较高位置,并采用防倾覆措施,旧桥体抬升高度越高则防倾覆措施也越复杂,对此的安全措施也越严格,且在进行旧桥体下表面处理时人员施工处于仰身状态,施工效率也较低。

3、例如授权号为cn21919562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旧桥改造隔震支座的安装构造,采用了在上预埋钢板与下预埋钢板间设置胶黏剂层用以粘接隔震支座,此构造利用胶黏剂层粘贴隔震支座的方式简化了隔震支座的安装流程,但是此方法减弱了后增隔震支座与桥梁之间的连接性能,且其采用的上预埋钢板的方式,也需要在抬起后的梁体下表面进行施工,因此有必要实际一种简化施工工艺,在适应所有坡度情况的旧桥体的同时,降低增设隔震支座的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及其组装和使用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对于旧桥增加隔震措施时施工困难的问题。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包括:

3、相互平行的底座钢板和固定钢板,二者之间连接有隔震支座,所述底座钢板的下表面连接有混凝土基础,所述固定钢板上表面的两侧连接有两个l形挡板,每个l形挡板包括竖肢板,与竖肢板的底边垂直连接有横肢板,两个竖肢板相对的侧壁之间有纵坡梁体,纵坡梁体的两侧面与两个竖肢板相对的侧壁紧贴,所述竖肢板通过多根梁固定螺杆与纵坡梁体连接,所述纵坡梁体下表面与固定钢板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粘贴调坡层。

4、优选的是,所述纵坡梁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梁植筋孔,所述竖肢板开设有直径相同并与梁植筋孔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每个梁植筋孔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共同套设有梁固定螺杆,其一端旋拧有第一螺母。

5、优选的是,所述隔震支座包括筒体外壳,其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钢板层,任两个相邻的钢板层之间设置有橡胶层,所述钢板层与橡胶层之间贯通有柱状铅芯。

6、优选的是,所述l形挡板的横肢板和竖肢板之间连接有多个三角形加劲肋。

7、优选的是,所述粘贴调坡层上表面贴合所述纵坡梁体的下表面,粘贴调坡层俯视图上宽度等于纵坡梁体宽度,长度等于所述固定钢板的宽度,粘贴调坡层材料为高强度凝胶材料。

8、优选的是,所述底座钢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混凝土基础上表面开有底座植筋孔,其位置与直径与第二通孔相匹配,每个底座植筋孔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内共同套设有底座螺杆,其端部旋拧有第二螺母。

9、优选的是,所述横肢板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固定钢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尺寸位置相同并共同套设有连接螺栓,其端部旋拧第三螺母。

10、优选的是,所述横肢板、竖肢板、底座钢板、固定钢板的厚度均不小于20mm。

11、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2、第一、本技术提供的外包型可调坡的减隔震装置,其采用l形挡板通过梁植筋与纵坡梁体连接的工艺可将对纵坡梁体底面施工的工艺优化至纵坡梁体的两侧,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又减少了施工时旧桥体的抬升量,减少了桥体抬升后防倾覆的工程量。

13、第二、本技术提供的外包型可调坡的减隔震装置,其采用的粘贴调坡层的措施可使得本装置适用于带有纵坡的桥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坡梁体(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梁植筋孔(60),所述竖肢板(41)开设有直径相同并与梁植筋孔(60)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410),每个梁植筋孔(60)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410)内共同套设有梁固定螺杆(45),其一端旋拧有第一螺母(4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1)包括筒体外壳(11),其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钢板层(12),任两个相邻的钢板层(12)之间设置有橡胶层(13),所述钢板层(12)与橡胶层(13)之间贯通有柱状铅芯(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挡板(4)的横肢板(42)和竖肢板(41)之间连接有多个三角形加劲肋(4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调坡层(5)上表面贴合所述纵坡梁体(6)的下表面,粘贴调坡层(5)俯视图上宽度等于纵坡梁体(6)宽度,长度等于所述固定钢板(3)的宽度,粘贴调坡层(5)材料为高强度凝胶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钢板(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所述混凝土基础(7)上表面开有底座植筋孔(70),其位置与直径与第二通孔(20)相匹配,每个底座植筋孔(70)与其对应的第二通孔(20)内共同套设有底座螺杆(71),其端部旋拧有第二螺母(7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肢板(42)开设有第三通孔(420),所述固定钢板(3)上开设有第四通孔(30),所述第三通孔(420)与第四通孔(30)尺寸位置相同并共同套设有连接螺栓(31),其端部旋拧第三螺母(3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肢板(42)、竖肢板(41)、底座钢板(2)、固定钢板(3)的厚度均不小于2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坡梁体(6)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梁植筋孔(60),所述竖肢板(41)开设有直径相同并与梁植筋孔(60)一一对应的第一通孔(410),每个梁植筋孔(60)与其对应的第一通孔(410)内共同套设有梁固定螺杆(45),其一端旋拧有第一螺母(4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1)包括筒体外壳(11),其内部间隔设置有多个钢板层(12),任两个相邻的钢板层(12)之间设置有橡胶层(13),所述钢板层(12)与橡胶层(13)之间贯通有柱状铅芯(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挡板(4)的横肢板(42)和竖肢板(41)之间连接有多个三角形加劲肋(4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包型可调坡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调坡层(5)上表面贴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余升友张雨田熊大威刘水长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特种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