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27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包括具有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缸体(1)和设置在缸体(1)内的转子(2)、旋塞(3)以及随动隔板(4),缸体(1)上位于随动隔板(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13)与输出口(14),其中,输入口(13)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周壁(11)上,的输出口(14)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端面(12)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转子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刚好位于随动隔板的中心线位置,这一临界线的前后,输出口会被缸体的内端面封闭而不会与输入口一起,同时与同一个月牙腔相通,严格杜绝了瞬间窜腔现象的发生,并且,该摆动式容积泵工作平稳、效率高,能源耗费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容积泵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
技术介绍
容积泵,己经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电力、造纸、食品、制药、合成纤维等工业 部门,传统的容积泵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两大类。往复式容积泵,它主要包括缸体和活 塞杆,电机驱动活塞杆运动,继而压縮缸体内的输送介质(比如气体),其惯性力难以平 衡,振动大,转速低,而且体积大,工作效率也不高。另一种回转式容积泵,它主要包 括设有进出口的圆筒形缸体、缸盖、设置在缸体内的可转动的转子以及传动部件,其中, 输送介质(比如气体)从缸体的进口进入,经过旋转的转子带动,继而从缸体的出口输出。 如专利号为ZL200520023995.X(公告号为CN2789461Y)的中国技术专利《双流通换 向式凸轮转子泵》就公开了这么一种回转式容积泵。但这种回转式容积泵磨损大、能耗 较高、压縮效率偏低且传输速度较慢,尤其对于粘稠状高浓度介质。因而, 一种转子采用全新的摆动方式运转的摆动式容积泵被专利技术出来,如专利号为 ZL200410102740.2(公告号为CN100480488C)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流体机械的揉动变容方 法及其结构与用途》就公开了一种摆动式容积泵的结构。该揉动变容机构包括一具有圆筒形内腔的缸体(揉腔体)、设置在缸体内的转子(揉 轮)、旋塞和随动隔板,其中,缸体的圆筒形内腔的内周壁上位于随动隔板的两侧分别 设置有入口和出口,转子相对缸体偏心设置,转子与缸体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月牙形传输 容腔,旋塞可转动地限位在缸体内,而随动隔板一端固定在转子上,另一端从旋塞中央 贯穿而过并插入到缸体的活动槽内。工作时,转子相对缸体内腔偏心摆动而与缸体的内 周壁发生线接触,并将从缸体的入口输入的介质经月牙腔而逐步地从缸体的出口输出, 缸体中的入口与出口被随动隔板分隔而只与接触线两侧的月牙腔分别相通。当转子将介 质从月牙腔挤出到缸体中的出口后,转子随即会运动到最靠近旋塞的位置,此时,随动 隔板达到完全伸入到缸体的活动槽内,而转子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即位于该随动隔板 的中心线上,缸体内的月牙腔不被随动隔板分隔而处于一个完全相通的状态,但,由于 位于随动隔板的两侧的入口、出口分别位于缸体的圆筒形内周壁上,且开口具有一定的 宽度,同时,转子是相对缸体的圆筒形内腔偏心设置的,因而,转子的外周壁无法完全 堵住入口与出口,入口与出口在这一刹那通过同一月牙腔而相通,而出口处介质压力高,入口处介质压力低,势必造成出口处的介质回流至月牙腔,而进入到月牙腔的介质又会 回流至入口处,这就是瞬间窜腔。这一问题,也是摆动式容积泵一直存在的一大弊病, 目前还未得到完善解决。现有的摆动式容积泵,转子每摆动一个周期,就会产生一次瞬 间窜腔,介质回流,并使得在入口处与出口处的介质压力差降低,势必造成容积泵的工 作效率大幅降低,且能源耗费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窜腔现象 的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其工作平稳、效率高,能源耗费更低。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该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包括具 有圆筒形工作内腔的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转子、旋塞以及随动隔板,所述缸体上位于 随动隔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与输出口,其中,所述的输入口开设在缸体之圆筒形 工作内腔的内周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口开设在缸体之圆筒形工作内腔的内端 面上,所述输出口的位置受以下条件限制在转子转动到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刚好位 于随动隔板中心线的位置状态下,转子的端面将该输出口完全覆盖住,并且,在转子转 动到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刚好位于输入口中远离随动隔板的边沿位置状态下,该输出 口即将露出于转子的端面外。在该窜腔摆动式容积泵中,输出口位于缸体的内端面上,而只能与转子的端面发生 接触,输入口仍只与转子的外周面发生接触,如此,当转子与缸体之圆筒形工作内腔的 内周壁的接触线位于随动隔板的中心线上时,虽然缸体内的月牙腔与输入口略微相通, 但转子的端面将位于缸体内端面上的输出口完全封闭住,使得输出口不与月牙腔相通, 因而,可完全避免瞬间窜腔的现象发生,严格防止月牙腔内介质的瞬间回流。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输入口可以在缸体之圆筒形工作内腔的内端面上延伸有一伸入部,从而扩大输入口的输入面积,加快介质的输入速度。所述输出口最后可以通往缸体的外周面,也可以笔直地直接通往缸体的外端面; 在输出口通往缸体的外周面时,所述缸体内可以以垂直于缸体轴线的切面对称地设置有两个互不相通的圆筒形工作内腔,并且,所述缸体内设置有一T型孔,该T型孔横向部分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圆筒形工作内腔之内端面上的输出口相连通,而该L型孔的竖直部分穿出在缸体的外周面上;如此, 一个缸体内共具有两个月牙腔以传输介质,提高了缸体的利用率,部件运作也更加平稳。为解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述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一中通过转子端面封闭输出口的方式,也可以换成转子端面封闭输入口的方式,具体技术方案二是该无窜腔摆动式容积 泵,包括具有圆筒形工作内腔的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转子、旋塞以及随动隔板,所述 缸体上位于随动隔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与输出口,其中,所述的输出口开设在缸体之圆筒形工作内腔的内周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口开设在缸体之圆筒形工作 内腔的内端面上,所述输入口的位置受以下条件限制在转子转动到与缸体内周壁的接 触线刚好位于随动隔板中心线的位置状态下,转子的端面将该输入口完全覆盖住,并且, 在转子转动到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刚好位于输出口中远离随动隔板的边沿位置状态 下,该输入口即将露出于转子的端面外。其工作原理如同技术方案一,本技术方案二也 同样可达到避免瞬间窜腔的目的。上述的旋塞和随动隔板在缸体内的设置方式可以有两种,第一种所述旋塞可转动 地限位在缸体内,所述随动隔板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子相连,第二端穿过旋塞的贯穿孔而 可活动地插入到缸体内;第二种所述旋塞可转动地限位在转子内,所述随动隔板第一端插入到缸体内,第 二端穿过旋塞的贯穿孔而可活动地插入到转子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输出口改设在缸体的内端面上,使得摆 动式容积泵在工作时,在转子与缸体内周壁的接触线刚好位于随动隔板的中心线位置, 这一临界线的前后,输出口会被缸体的内端面封闭而不会与输入口一起,同时与同一个 月牙腔相通,严格杜绝了瞬间窜腔现象的发生,并且,该摆动式容积泵工作平稳、效率 高,能源耗费更低。本专利技术的摆动式容积泵可应用到各种压縮机之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缸体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从顶部看的结构示意图4为图2的局部剖切图5为图4从另一个角度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 图5所示,该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包括有缸体l,缸体l内沿其轴线并 列设置有两个互不相通的圆筒形工作内腔A、 B,这两个圆筒形工作内腔A、 B的内部 结构相同且以垂直于缸体1轴线的切面为中心左右对称设置;其中,缸体l的每个圆筒形工作内腔内设置有转子2、旋塞3以及随动隔板4;下面以其中一个圆筒形工作内腔A为例,描述其内部结构所述缸体1内开设有旋塞容置槽18和与旋塞容置槽18相通的随动隔板活动槽19, 所述旋塞3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包括具有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缸体(1)和设置在缸体(1)内的转子(2)、旋塞(3)以及随动隔板(4),所述缸体(1)上位于随动隔板(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13)与输出口(14),其中,所述的输入口(13)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周壁(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口(14)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端面(12)上,所述输出口(14)的位置受以下条件限制:在转子(2)转动到与缸体(1)内周壁(11)的接触线刚好位于随动隔板(4)中心线的位置状态下,转子(2)的端面将该输出口(14)完全覆盖住,并且,在转子(2)转动到与缸体(1)内周壁(11)的接触线刚好位于输入口(13)中远离随动隔板(4)的边沿位置状态下,该输出口(14)即将露出于转子(2)的端面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包括具有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缸体(1)和设置在缸体(1)内的转子(2)、旋塞(3)以及随动隔板(4),所述缸体(1)上位于随动隔板(4)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输入口(13)与输出口(14),其中,所述的输入口(13)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周壁(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口(14)开设在缸体(1)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端面(12)上,所述输出口(14)的位置受以下条件限制在转子(2)转动到与缸体(1)内周壁(11)的接触线刚好位于随动隔板(4)中心线的位置状态下,转子(2)的端面将该输出口(14)完全覆盖住,并且,在转子(2)转动到与缸体(1)内周壁(11)的接触线刚好位于输入口(13)中远离随动隔板(4)的边沿位置状态下,该输出口(14)即将露出于转子(2)的端面外。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窜腔摆动式容积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口(14)在 缸体(l)之圆筒形工作内腔(A)的内端面(12)上延伸有一伸入部(13a)。3、 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勇夏丁良洪中铭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特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