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VMI荷兰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和轮胎成型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87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其中,该转移环包括框架,该框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延伸,限定用于接收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孔,其中,该转移环包括多个保持构件,保持构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分布,用于保持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其中,该转移环还包括径向驱动器,该径向驱动器用于在收缩方向和扩张方向上相对于框架移动保持构件,其中,对于多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第一驱动构件布置成相对于框架平移运动,第二驱动构件布置成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平移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和包括所述转移环的轮胎成型组件。


技术介绍

1、已知的轮胎成型组件包括胎体鼓,该胎体鼓用于接收多个轮胎部件以形成轮胎胎体。该组件包括两个胎圈设置环,用于围绕轮胎胎体施加胎圈-三角胶条。该组件还包括磁环和两个叉环,以分别将轮胎胎体的中心部分和轴向端部从胎体鼓提升,并且将轮胎胎体转移到成形鼓。这些胎圈设置环位于磁体环的两侧,并且在胎体鼓的轴向方向上位于相应的叉环之间。

2、每个叉环包括多个周向分布的叉、提升器或勺,它们可插入在胎体封装和胎体鼓之间,以将所述胎体封装从胎体鼓提升。叉环包括气动致动器,致动器用于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鼓轴线移动提升器,以从胎体鼓的周向表面提升轮胎胎体,并且在将所述轮胎胎体施加到成形鼓上之前,在径向方向上拉伸轮胎胎体。


技术实现思路

1、尽管已知叉环的提升器可以收缩,以允许插入胎圈夹持器而将胎圈提供到胎圈设置器,但所述收缩需要时间。特别地,当提升器尚未完全收缩时,胎圈夹持器或携带所述胎圈夹持器的机器人头部可能会与已知叉环的提升器碰撞。因此,胎圈夹持器必须等待,直到可以确认所有的提升器都已经完全收缩。提升器的大行程是必需的,以允许所述提升器在最内侧径向位置和径向向外位置之间充分移位而允许插入对应于大量的胎圈尺寸的不同的胎圈夹持器。所述的大行程显著降低了工艺效率。

2、此外,行程要求叉环足够大,在最内侧径向位置和径向向外位置两个位置都能容纳提升器。

3、此外,气动致动器只能在其整个行程范围内被致动。当使用具有不同直径的胎体鼓和/或成形鼓时,需要额外的工艺步骤来设置、调节或重新校准所述行程,以适应胎体鼓和/或成形鼓的替代直径。

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一种转移环和一种包括所述转移环的轮胎成型组件,其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其中,转移环包括框架,框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延伸,限定用于接收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孔,其中,转移环包括多个保持构件,保持构件用于在由转移环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期间保持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其中,保持构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分布,其中,转移环还包括径向驱动器,径向驱动器用于在朝向中心轴线的收缩方向和远离中心轴线的扩张方向上相对于框架移动保持构件,其中,对于多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第一驱动构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框架且在收缩方向和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第二驱动构件由第一驱动构件支承且布置成用于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且在收缩方向和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

6、换言之,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提供伸缩延伸机构,用于保持构件。因此,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在径向扩张状态和径向收缩状态之间的位移可以细分为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和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位移。换言之,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是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的运动的叠加。因此,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部段的单独行程可以小于保持构件的结果行程。因此,转移环可以更紧凑地构造。此外,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可以同时移动。因此,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可以更高效,该运动为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的单独运动的叠加。因此,可以提高工艺效率。

7、在其一种实施例中,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传动装置,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用于将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机械地联接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换言之,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而向第二驱动构件施加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因此,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可以使用单个驱动器或致动器来驱动。

8、在其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第一驱动构件在收缩方向上的运动而向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并且其中,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第一驱动构件在扩张方向上的运动而向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扩张方向上的运动。换言之,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在扩张方向或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引起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在同一方向上的运动。因此,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引起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位移越过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和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位移之和。

9、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和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是固定的。因此,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可以引起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成比例位移。因此,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可以成比例于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

10、在其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和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为至少2:1。换言之,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和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可以等于一或基本等于一。因此,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可以引起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的等量位移。因此,保持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可以是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位移的两倍。

11、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能自由旋转的条带,其中,条带在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侧处固定地连接到框架,并且其中,条带在第一驱动构件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处固定地连接到第二驱动构件,使得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引起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在同一方向上运动。优选地,条带至少部分地在径向向内方向上延伸。换言之,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在条带方向上的平移可以引起条带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旋转。因此,条带的所述旋转可以驱动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在条带方向上的平移。替代地,第一传动装置可以例如分别包括布置在第一驱动条带上的一个或多个可自由旋转的齿轮以及在第二驱动构件和框架上的相关联的齿条。

12、在其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构件与条带成一线地延伸。因此,在径向向内方向和/或径向向外方向上作用在保持构件上的力可以与条带成一线作用。

13、在其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构件平行于或偏离条带延伸。换言之,第二驱动构件和条带可以并排延伸。因此,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的组装可以更紧凑。

14、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径向驱动器包括致动器,致动器用于致动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框架的运动,并且其中,径向驱动器还包括第二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致动器的运动机械地联接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15、在其一种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到第一驱动构件的齿条和安装到框架的相关联的小齿轮,其中,小齿轮机械地联接到致动器。因此,致动器的旋转运动可以转换为第一驱动构件的径向位移。

16、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二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齿轮,行星齿轮用于同时与多个小齿轮啮合旋转,并且其中,致动器布置成驱动行星齿轮旋转。因此,单个致动器可以驱动多个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此外,致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其中,所述转移环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延伸,限定用于接收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孔,其中,所述转移环包括多个保持构件,用于在由所述转移环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期间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周向分布,其中,所述转移环还包括径向驱动器,用于在朝向所述中心轴线的收缩方向和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扩张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所述保持构件,其中,对于所述多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所述框架且在所述收缩方向和所述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由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支承,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且在所述收缩方向和所述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所述收缩方向上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所述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所述扩张方向上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所述扩张方向上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和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是固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和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为至少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能自由旋转的条带,其中,所述条带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侧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其中,所述条带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引起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同一方向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条带成一线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平行于所述条带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致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并且其中,所述径向驱动器还包括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运动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齿条和安装到所述框架的相关联的小齿轮,其中,所述小齿轮机械地联接到所述致动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齿轮,用于同时与多个小齿轮啮合旋转,并且其中,所述致动器布置成驱动所述行星齿轮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线性驱动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是线性伺服马达。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伺服马达是伺服控制的芯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所述第一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所述第二致动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电子地或功能地连接到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布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的运动电子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布置成控制所述第一致动器和所述第二致动器,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和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之间的比率是固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移环,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的转移环,其中,所述转移环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围绕中心轴线周向延伸,限定用于接收轮胎成型鼓的中心孔,其中,所述转移环包括多个保持构件,用于在由所述转移环转移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期间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轮胎部件,其中,所述保持构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周向分布,其中,所述转移环还包括径向驱动器,用于在朝向所述中心轴线的收缩方向和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扩张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框架移动所述保持构件,其中,对于所述多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保持构件,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驱动构件和第二驱动构件,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所述框架且在所述收缩方向和所述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由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支承,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且在所述收缩方向和所述扩张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矢量分量地平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所述收缩方向上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所述收缩方向上的运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布置成响应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所述扩张方向上的运动而向所述第二驱动构件施加在所述扩张方向上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和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是固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和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之间的传动比率为至少2: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能自由旋转的条带,其中,所述条带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侧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框架,并且其中,所述条带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处固定地连接到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引起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在同一方向上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所述条带成一线地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平行于所述条带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驱动器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用于致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相对于所述框架的运动,并且其中,所述径向驱动器还包括第二传动装置,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运动机械地联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齿条和安装到所述框架的相关联的小齿轮,其中,所述小齿轮机械地联接到所述致动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移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还包括行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P·J·H·范德科尔克C·J·A·艾尔菲林克
申请(专利权)人:VMI荷兰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