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585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它包括:对研究区所有实际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进行层位解释;根据断层阴影的地震识别特征,确定断层阴影区的范围;在断层阴影区域边界内外两侧不超过200米的区域内补充虚拟井;借助相邻实际井资料,对虚拟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以时间域解释层位为空间约束,采用井插值的方法得到有虚拟井参与的高精度速度场;利用高精度速度场对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时深转换,获得准确的深度域地震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补充虚拟井的方式获得高精度的速度场,利用该速度场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时深转换,可以获得准确的深度域地震数据体和解释成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体为一种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应用于指导海洋勘探开发。


技术介绍

1、地震资料是由地表激发的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地下地质体界面后反射至地表,并被接受器记录下来构成的数据体,其计量单位是双程反射时间。一般情况下,地层速度相对均匀,地质体时间域与深度域的构造形态大致相当,时间域地震资料的解释成果可以反映深度域的构造形态。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工作,可用于揭示地下地层、断层等地质体的展布信息。

2、若地层中存在速度异常层(如厚层泥岩、岩浆岩等),且存在大断距断层将其错断,那么速度异常层的厚度将会发生突变,地层的平均速度也随之发生突变。由于平均速度的变化,在地震资料采集时,地表激发的地震波到达某一深度地层的时间也会发生变化。此时,地震资料揭示的地质体形态(时间域形态)与真实形态(深度域形态)将不一致。该现象是由断层错断速度异常层引起的,在地震资料中表现为断层下方三角形区域内地震同相轴出现“上拉、下拉”以及同相轴错断的异常特征,这种现象被称为“断层阴影”。孙维昭等在《断层阴影的正演模拟、识别与校正: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对“断层阴影”的形成原理已开展过研究,并指出“断层阴影”现象在各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存在,在解释过程中容易将其解释为主断层伴生小断层,或者解释为背斜构造而部署钻探,严重影响了圈闭评价及部署井位的准确性。近年来我国在海洋领域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但是由于海洋勘探开发风险大,对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的准确性要求更高,精准识别因此对“断层阴影”现象进行校正显得尤为重要。

3、前人认为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压制“断层阴影”现象。如《地球物理学进展》2022年公开了孙维昭等的“断层阴影的正演模拟、识别与校正:以尼日尔termit盆地为例”,指出在具备高精度速度建模条件的地区,开展叠前深度偏移是消除“断层阴影”的根本解决之道。《地球物理学进展》2017年公开了彭海龙等的“基于断层与层位约束的3d速度建模方法在消除断层阴影中的应用研究”,指出利用层位和断层对层析速度建模进行约束,能提高速度场精度。《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9年公开了姜岩等的“大庆长垣油田断层阴影地震正演模拟及校正方法”,指出可以利用井速度校正的方式建立高精度三维空变速度场对“断层阴影”进行校正。

4、虽然前人对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实际工区受井网密度约束,往往难以获得高精度速度场,在叠后地震资料中仍存在“断层阴影”现象。而姜岩提出利用井速度校正的方式仅适用于密井网区,对于稀井网区所建立的速度场将不够准确,一种对叠后地震资料精度更高的“断层阴影”校正方法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这种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用于获得断层下伏地层的真实构造形态。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对研究区所有实际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进行层位解释;

4、步骤二、根据断层阴影的地震识别特征,确定断层阴影区的范围;断层阴影的地震识别特征包括:

5、在时间域地震资料中,上覆地层存在速度异常层,且被断层错断;断层下方地层地震同相轴出现局部上拉、下拉现象;断层下方地层地震同相轴出现垂向错断或扭曲现象;相干体属性的平面上,断层下盘出现与主断层乎平行的伪断层;

6、步骤三、在断层阴影区域边界内外两侧不超过200米的区域内补充虚拟井;

7、步骤四、借助相邻实际井资料,对虚拟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

8、步骤五、以各井速度为基准,以时间域解释层位为空间约束,采用井插值的方法得到有虚拟井参与的高精度速度场;

9、步骤六、利用高精度速度场对时间域地震数据进行时深转换,获得准确的深度域地震数据。

10、上述方案步骤一中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方法具体为:

11、获取研究区地震资料和井曲线资料,利用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对研究区所有实际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根据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真实地震记录的相似性进行匹配与标定,确保井震达到最佳匹配效果,建立各实际井的时深关系,明确地质层位在时间域地震剖面上的对应位置。

12、上述方案步骤三补充虚拟井的方法:

13、(1)井位设置:在断层阴影区边界内外两侧、缺少井控的位置建立虚拟井;

14、(2)虚拟井的曲线数据:采用邻井的声波时差曲线与密度曲线作为虚拟井的曲线数据。

15、上述方案步骤四具体如下:

16、在制作虚拟井合成地震记录时,初始速度与相邻实际井一致,声波时差曲线、密度曲线也采用相邻实际井曲线;在标定时,将虚拟井的合成地震记录与虚拟井所在的井旁实际地震记录进行匹配操作;对于断层阴影区内的虚拟井,匹配后获得的单井速度是断层阴影区内的异常速度;而对于断层阴影区外的虚拟井,匹配后获得的单井速度是断层阴影区外的正常速度;如此得到与实际速度相符的各虚拟井处的单井速度。

17、有益效果

18、1、本专利技术采用补充虚拟井的方式可以获得高精度的速度场,利用该速度场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时深转换,可以获得准确的深度域地震数据体和解释成果。

19、2、本专利技术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适用于海洋及陆地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地震资料解释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方法具体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补充虚拟井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具体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建立高精度速度场校正叠后地震资料中断层阴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标定方法具体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征华刘晓文何春波刘宗堡张诏毓宋林轩于婕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