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机及其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681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0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机及其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中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及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压下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和控制器,所述编码器和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用于记录所述马达的转动圈数,其中所述齿轮副的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副的第二齿轮套接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本技术提供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编码器能够记录马达的转动圈数,进而记录压下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而记录辊缝间隙信息,因此通过编码器记录的辊缝间隙信息可以自动判断辊缝间隙是否调整到位,从而实现辊缝间隙的自动调节,调节精度高,劳动强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轧机及其辊缝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轧机是一种通过两个轧辊挤压使金属塑性变形的设备。

2、轧机的辊缝调节装置是轧机的重要结构之一,它担负着轧机辊缝开口度的调整任务,在轧制过程中,通过调整和控制辊缝间隙,使每批轧机达到目标尺寸。

3、轧机辊缝调节装置也称为轧机压下装置,通过马达驱动压下装置动作进而实现辊缝调节。目前,大多是通过工人手动控制压下装置的马达进而实现辊缝调节,辊缝间隙采用人工测量,人为误差大,无法实时在线监测,并且劳动强度大。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压下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现有的轧机辊缝调节装置调节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轧机辊缝调节装置调节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的缺陷;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辊缝自动调节装置的轧机。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及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压下装置;

4、还包括编码器和控制器,所述编码器和所述马达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5、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用于记录所述马达的转动圈数,其中所述齿轮副的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齿轮副的第二齿轮套接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

6、优选的,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为1。

7、优选的,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联轴器;

8、所述压下装置与所述第一联轴器连接;

9、所述齿轮副的所述第一齿轮套接于所述第一联轴器上。

10、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二联轴器;

11、所述第二联轴器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端连接有过渡轴,所述齿轮副的所述第二齿轮套接于所述过渡轴上。

12、优选的,所述齿轮副通过齿轮箱体封装;

13、所述齿轮箱体开设供所述第一联轴器穿过的第一开口和供所述过渡轴穿过的第二开口。

14、优选的,还包括用于罩盖所述编码器的编码器保护罩;

15、所述编码器保护罩与所述齿轮箱体固定连接。

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轧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

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技术提供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通过马达驱动压下装置动作,进而调整轧机的辊缝间隙。编码器能够记录马达的转动圈数,进而记录压下装置的运动轨迹,进而记录辊缝间隙,并将辊缝间隙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以控制马达的工作路径。因此通过编码器记录的辊缝间隙信息可以自动判断辊缝间隙是否调整到位,从而实现辊缝间隙的自动调节,调节精度高,劳动强度小。

19、本技术提供的轧机,由于具有上述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因此兼顾上述辊缝自动调节装置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及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压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为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联轴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轴上设置有第二联轴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通过齿轮箱体封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罩盖所述编码器的编码器保护罩;

7.一种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包括马达,及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的压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副的传动比为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联轴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轧机的辊缝自动调节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松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诺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