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36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属于塑钢复合管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MFPT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的抗冲击性能差和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的环刚度与抗蠕变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MFPT塑钢复合管由多个呈层层嵌套设置的塑钢薄管和位于相邻两个塑钢薄管之间的缓冲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复合聚酰胺酸和改性聚硅氧烷组成的缓冲料浇筑到相邻两个塑钢薄管之间的空腔中,再经过高温交联处理,不仅有效的提高了MFPT塑钢复合管的环刚度、抗冲击与抗蠕变性能,还降低了MFPT塑钢复合管的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钢复合管加工,具体涉及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电力供应和通信网络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电力电缆是电力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设施的建设中,电力电缆的保护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确保电力电缆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支撑,目前在电力设施的建设中,通常使用钢管、混凝土管、玻璃钢管等材料作为电力电缆的保护管,但是这些传统的保护管材料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钢管和混凝土管的重量较大,安装和搬运困难,同时它们的抗压和抗震性能不够理想,而玻璃钢管虽然具有较好的耐压和耐腐蚀性能,但是其环刚度较低,对于地震和重物冲击的抵抗能力较差。

2、mfpt塑钢复合电缆导管是以cpvc或mpp电力电缆管为内衬,通过特种界面粘合剂,与高分子成分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钢组成的复合体,既具有普通管的耐腐蚀性能,又具有玻璃钢优良的耐压性能,对埋设地下的电力电缆起到一个双保险的作用,极大的延长了它的使用寿命。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通常是将含有玻璃纤维的高分子不饱和树脂浇筑到衬管的外部,通过一体化浇铸成型,这种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主要依靠其外部的玻璃钢层起到刚性支撑,但是玻璃钢层的脆性较大,在受到外界冲击时,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的表面受到的冲击力得不到缓冲,很容易被冲击损坏,并且在某些特殊场景,如地震频繁地区或需要经受高压力的环境中,传统的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很容易被挤压变形或产生蠕变变形,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的环刚度与抗蠕变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4、针对此方面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mfpt塑钢复合电缆保护管的抗冲击性能差和mfpt塑钢复合电缆管的环刚度与抗蠕变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所述mfpt塑钢复合管由多个呈层层嵌套设置的塑钢薄管和位于相邻两个塑钢薄管之间的缓冲层组成,其中,多个所述塑钢薄管均经过表面处理,所述缓冲层由缓冲料浇筑而成;

3、所述缓冲料由以下步骤加工而成:

4、a1、将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去离子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反应釜温度升高至45-55℃,搅拌90-120min,向反应釜中加入氨水,反应釜温度升高至65-75℃,保温反应2-3h,反应完成之后,静置老化6-9h,后处理得到聚硅氧烷微球;

5、聚硅氧烷微球的合成反应原理包括:

6、

7、a2、将4,4'-二氨基二苯醚、聚硅烷微球、n,n-二甲基甲酰胺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搅拌,反应釜温度升高至75-85℃,向反应釜中分批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加入完毕,保温反应至反应釜出现爬杆现象,得到复合聚酰胺酸;

8、复合聚酰胺酸的合成反应原理包括:

9、

10、a3、将复合聚酰胺酸、改性聚硅氧烷和四氢呋喃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搅拌,反应釜温度升高至60-70℃,减压蒸除溶剂,反应釜温度降低至45-55℃,负压脱泡,得到缓冲料。

11、进一步的,所述塑钢薄管的厚度为5-7mm,柔性缓冲层的厚度为7-9mm。

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去离子水和氨水的用量比为1g:2.2g:15ml:3ml,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15-20%,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降低至室温,离心,滤饼用纯化水洗涤后抽干,将滤饼转移到为70-8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硅氧烷微球;步骤a2中4,4'-二氨基二苯醚、聚硅烷微球、n,n-二甲基甲酰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的用量比为3g:1g:12ml:4.2g;步骤a3中复合聚酰胺酸、改性聚硅氧烷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6g:3g:6ml。

13、进一步的,塑钢薄管的表面改性方法为:

14、b1、将塑钢薄管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粉尘杂物,得到清洁薄管;

15、b2、将改性液均匀在清洁薄管内表面和外表面涂覆3次,每次涂覆后,都将清洁薄管在室温环境下放置3-4h,涂覆3次后,使用纯化水对清洁薄管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进行清洁后晾干,得到表面处理后的塑钢薄管。

16、进一步的,步骤b2中改性液的制备方法为: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室温下搅拌30-40min,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5wt%氢氧化钠溶液,保温搅拌20-30min,得到改性液,其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和15wt%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2g:5ml:3ml:1g。

17、进一步的,改性聚硅氧烷由以下步骤加工得到:

18、c1、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和纯化水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向反应釜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釜温度升高至体系微回流,保温反应2-3h,后处理得到聚硅氧烷;

19、聚硅氧烷的合成反应原理包括:

20、

21、c2、将聚硅氧烷、3,3'-二硫代二丙酸、四氢呋喃加入到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反应釜温度升高至体系回流,保温反应10-12h,反应釜温度降低至40-50℃,向反应釜中加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反应2-3h,后处理的得到改性聚硅氧烷。

22、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反应原理包括:

23、

24、进一步的,步骤c1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和催化剂的用量比为7g:2g:30ml:10ml:5g,所述催化剂为15wt%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降低至室温,向反应釜中加入盐酸,调节体系ph=7,反应釜温度升高至70-80℃,减压蒸除溶剂,向反应釜中加入无水乙醇,抽滤,滤液转移到旋转蒸发器中,设置水浴温度为55-65℃减压蒸除乙醇,得到聚硅氧烷;步骤c2中聚硅氧烷、3,3'-二硫代二丙酸、四氢呋喃和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11g:1g:50ml:2g,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升高至50-60℃,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改性聚硅氧烷。

25、进一步的,缓冲层的成型方法为:将缓冲料浇筑到相邻两个塑钢薄管之间的空腔中,室温下静置固化后,将其转移到烘箱中,烘箱温度升高至100℃,然后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高至280-300℃,保温处理3-5h,在相邻两个塑钢薄管之间形成缓冲层。

26、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的mfpt塑钢复合管,通过以复合聚酰胺酸、改性聚硅氧烷组成的缓冲料对多个孔径不同的塑钢薄管之间的间隙进行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MFPT塑钢复合管(100)由多个呈层层嵌套设置的塑钢薄管(101)和位于相邻两个塑钢薄管(101)之间的缓冲层(102)组成,其中,多个所述塑钢薄管(101)均经过表面处理,所述缓冲层(102)由缓冲料浇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薄管(101)的厚度为5-7mm,柔性缓冲层的厚度为7-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去离子水和氨水的用量比为1g:2.2g:15mL:3mL,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15-20%,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降低至室温,离心,滤饼用纯化水洗涤后抽干,将滤饼转移到为70-8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硅氧烷微球;步骤A2中4,4'-二氨基二苯醚、聚硅烷微球、N,N-二甲基甲酰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的用量比为3g:1g:12mL:4.2g;步骤A3中复合聚酰胺酸、改性聚硅氧烷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6g:3g:6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塑钢薄管(101)的表面改性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改性液的制备方法为: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室温下搅拌30-40min,向三口烧瓶中加入15wt%氢氧化钠溶液,保温搅拌20-30min,得到改性液,其中,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和15wt%氢氧化钠溶液的用量比为2g:5mL:3mL:1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改性聚硅氧烷由以下步骤加工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和催化剂的用量比为7g:2g:30mL:10mL:5g,所述催化剂为15wt%氢氧化钠溶液,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降低至室温,向反应釜中加入盐酸,调节体系pH=7,反应釜温度升高至70-80℃,减压蒸除溶剂,向反应釜中加入无水乙醇,抽滤,滤液转移到旋转蒸发器中,设置水浴温度为55-65℃减压蒸除乙醇,得到聚硅氧烷;步骤C2中聚硅氧烷、3,3'-二硫代二丙酸、四氢呋喃和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用量比为11g:1g:50mL:2g,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升高至50-60℃,减压蒸除溶剂,得到改性聚硅氧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缓冲层(102)的成型方法为:将缓冲料浇筑到相邻两个塑钢薄管(101)之间的空腔中,室温下静置固化后,将其转移到烘箱中,烘箱温度升高至100℃,然后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高至280-300℃,保温处理3-5h,在相邻两个塑钢薄管(101)之间形成缓冲层(1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mfpt塑钢复合管(100)由多个呈层层嵌套设置的塑钢薄管(101)和位于相邻两个塑钢薄管(101)之间的缓冲层(102)组成,其中,多个所述塑钢薄管(101)均经过表面处理,所述缓冲层(102)由缓冲料浇筑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塑钢薄管(101)的厚度为5-7mm,柔性缓冲层的厚度为7-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去离子水和氨水的用量比为1g:2.2g:15ml:3ml,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为15-20%,所述后处理操作包括:反应完成之后,反应釜温度降低至室温,离心,滤饼用纯化水洗涤后抽干,将滤饼转移到为70-80℃的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聚硅氧烷微球;步骤a2中4,4'-二氨基二苯醚、聚硅烷微球、n,n-二甲基甲酰胺和均苯四甲酸二酐溶液的用量比为3g:1g:12ml:4.2g;步骤a3中复合聚酰胺酸、改性聚硅氧烷和四氢呋喃的用量比为6g:3g:6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塑钢薄管(101)的表面改性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震抗压mfpt塑钢复合电力电缆保护管,其特征在于,步骤b2中改性液的制备方法为: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无水乙醇、纯化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室温下搅拌30-40min,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细兰陈红女张琴琴沈玉富王兰平陈君凤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飞腾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