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BMS支架以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71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BMS支架以及用电装置,可调节BMS支架包括调节组件和两个安装件,其中,调节组件用于引导两个安装件沿着第一方向移动,且能连接于BMS面板;安装件沿第一方向位置可调地连接于调节组件,且安装件背离调节组件的一侧设有安装面,安装面用于安装BMS。该可调节BMS支架能够在BMS安装时进行位置调节,便于线束和BMS的插口的对插,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无需加长线束,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bms支架以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动力电池逐渐朝向高能量密度和高体积利用率发展,以节省装载电池包的用电装置的空间。

2、现有的电池包内部空间的绝大部分用于放置电池,仅留有极小部分空间用于放置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等部件,且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bms常被竖直放置;同时,bms维修面板通常需要凸出电池包的箱体外侧,从而让出内部空间安装bms。但是,bms维修面板的凸出空间也不大,并且bms在电池包箱体内的高度方向占用空间较大,而与bms对接的线束接插件需留有一定的空间进行接插件的插拔;并且,即使线束的设计长度一般会预留一定的多余长度以填补安装时的误差,但是线束在安装时还会存在线束长度不足以使得线束插接于bms的插口处的问题,使得bms连接线束困难,还需再次更改线束的设计长度,进行二次生产和装配,费时费力,造成生产周期的延长。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调节bms支架以及用电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组件(10)和两个安装件(2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导向结构(11)和导块结构(12),所述导向结构(11)能连接于所述BMS面板(400),所述安装件(20)和所述调节组件(10)通过所述导块结构(12)连接,以引导所述安装件(2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结构(12)包括调节螺栓(121)和调节螺母(122),所述调节螺母(122)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11),所述导向结构(11)设有沿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组件(10)和两个安装件(20),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导向结构(11)和导块结构(12),所述导向结构(11)能连接于所述bms面板(400),所述安装件(20)和所述调节组件(10)通过所述导块结构(12)连接,以引导所述安装件(2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结构(12)包括调节螺栓(121)和调节螺母(122),所述调节螺母(122)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11),所述导向结构(11)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圆孔(111),所述调节螺栓(121)依次穿过所述安装件(20)和所述第一长圆孔(111)并与所述调节螺母(12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20)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圆孔(211),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调节螺栓(12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长圆孔(211)和所述第一长圆孔(111)并与所述调节螺母(12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块结构(12)包括限位件(123),所述安装件(20)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限位件(123),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向结构(11)开设有安装孔(112),所述限位件(123)能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2)并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结构(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bms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陈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