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70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包括吸风罩本体,所述吸风罩本体设有第一抽气腔和第二抽气腔,所述第一抽气腔与所述第二抽气腔连通,所述第一抽气腔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抽气腔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接油板,所述第二抽气腔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抽气腔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接油板;本申请在第一抽气腔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接油板,通过第一接油板收集从第一抽气腔内形成并滴落的油滴,在第二抽气腔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接油板,通过第二接油板收集从第二抽气腔内形成并滴落的油滴,避免油滴落在冷却辊上,确保流延膜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延膜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


技术介绍

1、流延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流延膜具有优越的热封性能和优良的透明性,是主要的包装复合基材之一。

2、流延膜通常由流延膜成型机生产制得,其生产方法是:熔融料经挤出后通过流延模具模头下端的出料口流出,形成薄膜,离开模头后,熔融料经过一个短的间隙,到达低温的流延辊面而急剧冷却定型,再经牵引、切边后把制品收卷,最终得到具有一定韧性的薄膜。

3、模头挤出熔融料,熔融料的温度会比较高,此时较佳的情况是要使熔融料尽快贴辊的,如果熔融料挤出后,还不紧贴冷却辊,温度就会降低,后面再贴辊也会影响薄膜成型效果。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在冷却辊上方设置吸风罩,吸风罩通过管道与抽真空装置连通,抽真空装置启动后,使得吸风罩的内腔形成负压,使得熔融薄膜与冷辊的紧密接触,提高塑料薄膜的成型效果和质量。

5、吸风罩装置通常采用单腔室或双腔室,这类技术可参考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068336u公开的一种流延设备用吸风装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罩本体(10),所述吸风罩本体(10)设有第一抽气腔(101)和第二抽气腔(102),所述第一抽气腔(101)与所述第二抽气腔(102)连通,所述第一抽气腔(101)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3),所述第一抽气腔(101)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接油板(20),所述第二抽气腔(102)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4),所述第二抽气腔(102)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接油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本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隔板(12)和固定于所述隔板(12)的第二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风罩本体(10),所述吸风罩本体(10)设有第一抽气腔(101)和第二抽气腔(102),所述第一抽气腔(101)与所述第二抽气腔(102)连通,所述第一抽气腔(101)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3),所述第一抽气腔(101)内侧底部设有第一接油板(20),所述第二抽气腔(102)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4),所述第二抽气腔(102)内侧底部设有第二接油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本体(10)包括第一壳体(11)、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隔板(12)和固定于所述隔板(12)的第二壳体(13),所述隔板(12)将所述第一抽气腔(101)与所述第二抽气腔(102)分隔,所述第一连接管(103)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连接管(104)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接油板(20)连接于所述隔板(12)下端并且朝所述第一抽气腔(101)方向倾斜向上,以形成第一接油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固定有辅助安装板(14),所述辅助安装板(14)下端连接有第一调节板(15),所述第一调节板(15)用于调节从所述第一抽气腔(101)流入所述第二抽气腔(102)的风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隔板(12)之间设有调节螺栓(40),用于调节所述隔板(12)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安装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滴油吸风罩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伦白汝佳陈城发黄卫扬杨丁卯张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仕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