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540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本技术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保持架沿周向设有多个兜孔,兜孔沿径向贯穿保持架,相邻兜孔之间形成窗梁,保持架包括内环和外环,保持架沿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环的窗梁在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油槽,外环的窗梁在第二端具有多个第二油槽;沿径向,第一油槽贯穿内环,第二油槽贯穿外环;沿轴向,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有部分结构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围合形成连通保持架内环面和外环面的油孔。本技术中保持架包括内环和外环,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能够组合成油孔,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保证保持架转动平衡的情况下,利用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的组合结构实现保持架的减重以及方便油液流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轴承,具体提供了一种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


技术介绍

1、滚珠轴承保持架一般为环状结构,在轴承保持架的周向设置多个沿径向贯穿保持架的兜孔,兜孔中容纳有滚珠。电驱动领域,滚珠轴承工作时具有高转速的特点,高速旋转的滚珠轴承会使得保持架与滚珠之间发生剧烈摩擦,使得保持架容易在摩擦发热或者承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发生变形,并且在摩擦的过程中产生刺耳的噪音。

2、专利技术人在先中国专利申请cn202321917297.9中试图将保持架设置为一体成型的内环和外环,内环和外环沿轴向嵌套设置且有部分结构重叠。在内环和外环上分别设置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二者围合形成兜孔。但是,在保持架采用内环和外环组合的情况下,其相邻兜孔间的窗梁部分没有做相应轻量化设计,润滑油液仅能够通过兜孔在保持架内外圈之间流动,不便于进一步地提高保持架的流动效率。

3、另外,在先申请中内环和外环在保持架轴向仅有部分结构重叠,虽然使得保持架仅在结构重叠部分的厚度较大,便于平衡轻量化和结构强度的需求。但是该保持架在轴向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沿径向厚度突变处容易产生应力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所述保持架沿周向设有多个兜孔,所述兜孔沿径向贯穿保持架,相邻兜孔之间形成窗梁,所述保持架包括内环和外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沿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的窗梁在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外环的窗梁在第二端具有多个正对于第一油槽的第二油槽;沿径向,所述第一油槽贯穿内环,第二油槽贯穿外环;沿轴向,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有部分结构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围合形成连通保持架内环面和外环面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二油槽由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所述保持架沿周向设有多个兜孔,所述兜孔沿径向贯穿保持架,相邻兜孔之间形成窗梁,所述保持架包括内环和外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沿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内环的窗梁在第一端具有多个第一油槽,所述外环的窗梁在第二端具有多个正对于第一油槽的第二油槽;沿径向,所述第一油槽贯穿内环,第二油槽贯穿外环;沿轴向,所述第一油槽和第二油槽有部分结构重叠且重叠的部分围合形成连通保持架内环面和外环面的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槽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的距离为d1,所述第二油槽由第二端向第一端延伸的距离为d2,所述d1=d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沿径向靠近保持架中心的方向,所述第一油槽的开口逐渐变小,所述第一油槽的开口逐渐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用注塑成型的轴承保持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会郑金宇柳雪芹郑金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帝精密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