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47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3
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闸室,所述闸室内设有连通内河侧和外河侧的水闸流道,所述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均位于水闸流道的中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内河侧,所述外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外河侧,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与外河侧工作闸门之间为充水流道,所述充水流道的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充水流道分别通过带有充水闸阀的充水管廊与内河侧、外河侧连通,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工作闸门和两个充水闸阀均与各自的启闭设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简化闸室、避免采用较大的启闭设备、减小布置空间、降低运行能耗、生态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水利、市政、交通、机械设备装置及流体领域,涉及一种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1、水闸是一种挡水、泄水建筑物,其作用是调节水位和控制泄流。常与其他建筑物(如堤坝、船闸、鱼道、筏道、水电站、泵站等)组成水利枢纽,是主要建筑物之一。

2、闸门及启闭设备是设置在各种过水孔道上的控制设备,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闸门的作用是在不同使用情况下按照运行要求,开启或关闭各种过水孔道,可靠地调节下泄流量和上、下游水位,以达到防洪、灌溉、发电、通航、过木及排沙、排冰、排漂等目的。一般将闸门、阀门统称为闸门。

3、根据挡水面特征主要为平面闸门、弧形闸门。平面闸门根据运行方式有直升、横拉、转动、浮沉、横叠、升卧式等。弧形闸门为转动式。具体分类见表1:

4、

5、

6、传统水闸一般设置一道工作闸门,两道检修闸门。目前水闸尚无在一个闸室内,设置两道工作闸门联合运行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结构形式。传统水闸的工作闸门运行需要较大的启闭设备及其布置空间。根据生态优先系统治理的理念,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尤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闸室,所述闸室内设有连通内河侧和外河侧的水闸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均位于水闸流道的中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内河侧,所述外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外河侧,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与外河侧工作闸门之间为充水流道,所述充水流道的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充水流道分别通过带有充水闸阀的充水管廊与内河侧、外河侧连通,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工作闸门和两个充水闸阀均与各自的启闭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河侧工作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闸室,所述闸室内设有连通内河侧和外河侧的水闸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包括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和外河侧工作闸门均位于水闸流道的中部,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内河侧,所述外河侧工作闸门靠近外河侧,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与外河侧工作闸门之间为充水流道,所述充水流道的顶部设有通气孔,所述充水流道分别通过带有充水闸阀的充水管廊与内河侧、外河侧连通,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工作闸门和两个充水闸阀均与各自的启闭设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外河侧工作闸门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所述各自的启闭设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闸门的水闸闸室流道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河侧工作闸门的启闭设备位于内河侧的闸室上端,所述外河侧工作闸门的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建苗严斌李树巍樊冯郡邵威磊樊姚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