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313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包括:负压组件,用于进行负压设置;涂覆组件,贯穿在负压组件的内部中心处,且与负压组件配合使用,用于进行给药品设置,所述涂覆组件包括立杆;安装组件,设置于透明罐体的顶部,用于进行拆卸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涂覆组件的高度,便于对鼓起的皮肤进行按压,防止皮肤过于高胀造成皮肤损伤,通过给药组件控制药量,使上药简单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控制给药的药量和速度,且不便于对给药部位进行防护和活动涂抹,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尤其是生物分析试验,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1、透皮技术是无创伤性给药的新途径,是指在皮肤表面给药,使药物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人体内及循环系统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的方法,是对传统皮肤用药观念的重要突破,目前这一新的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透皮给药技术相比其他给药方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其优点表现为:首先透皮给药不会对人体肝脏功能形成破坏,不被胃肠道内复杂因素影响破坏;可持续控制给药速度;用药部位在体表,中断给药方便,并且可提供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

2、现在透皮给药的方法有:使用凝胶剂与药物混合贴敷到皮肤给药方式,利用化学试剂的渗透性通过化学扩散渗透给药、激光微孔技术、电致孔技术、超声电导、微针方列、离子电渗促透方法等,这些都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装置和方法使用过程中会对皮肤形成有些物理性破坏,也对人体造成创伤,同时在治疗的给药效果上长期性和稳定性也不很理想,这也是目前透皮给药不能长期稳定使用和没有进行普及应用的问题所在。

3、申请号为20172064978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透皮给药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透皮给药装置使用中对皮肤形成破坏,药物经透皮给药疗效低,该技术的技术要点是:本专利含有药物的复合载药敷料加载在负压透皮给药装置内,装置接触皮肤位置有固定在内壁边缘的网状弹性构件,装置内部中间有可透过气体半圆形构件,负压透皮给药装置通入负压后,使单位面积的皮肤表面积增大、皮肤组织间隙放大,进而减小药物透皮的阻碍,随着负压的增大装置内部网状弹性构件和半圆形构件限制皮肤和组织的膨胀,因为阻力的作用在负压中对皮肤形成反向推力作用力,使药物容易加载在皮肤内,药物透过扩大间隙的皮肤和组织进入体内,负压解除后人体皮肤组织恢复正常药物保留在人体内。

4、而上述专利中的装置不便于控制给药的药量和速度,且不便于对给药部位进行防护和活动涂抹,效果不佳。

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通过调整涂覆组件的高度,便于对鼓起的皮肤进行按压,防止皮肤过于高胀造成皮肤损伤,通过给药组件控制药量,使上药简单方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控制给药的药量和速度,且不便于对给药部位进行防护和活动涂抹,效果不佳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包括:

3、负压组件,用于进行负压设置;所述负压组件包括透明罐体,所述透明罐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进出气口;

4、涂覆组件,贯穿在负压组件的内部中心处且与负压组件配合使用,用于进行给药品设置;所述涂覆组件包括立杆;

5、安装组件,设置于透明罐体的顶部,用于进行拆卸设置,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部盘;

6、升降组件,转动连接在安装组件的顶部,用于控制涂覆组件的高度;

7、给药组件,设置在涂覆组件的顶部,用于控制给药的药量;

8、防护组件,设置于透明罐体的底部,且与负压组件卡合连接。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明罐体的材质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透明罐体设置为圆形,其中所述透明罐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透明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卡合口,所述卡合口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立杆设置为柱形,所述立杆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立杆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涂覆盘,所述涂覆盘的设置为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立杆的内部开设有储药腔,所述涂覆盘的内部设置有流通槽,所述储药腔与流通槽连通。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流通槽的底部开设有给药孔,所述给药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给药孔均匀分布,所述储药腔通过流通槽与给药孔连通,且所述涂覆盘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所述涂覆盘的底部内凹设置,所述立杆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注药口,所述注药口部内部设置有阀门。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部盘卡接于通孔的底部且与透明罐体紧密贴合,所述底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内圈,所述底部盘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盘,所述顶部盘卡接于通孔的顶部且与透明罐体紧密贴合,所述顶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外圈,所述螺纹内圈与螺纹外圈螺纹连接。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部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固定块,所述顶部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位于转动槽的内部且与转动槽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把手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立杆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所述立杆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所述顶部盘和底部盘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条位于滑动槽的内部且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给药组件包括按压块,所述按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堵塞块,所述限位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孔,所述滑孔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滑孔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块,所述连接块与凹槽相配合,所述按压杆与滑孔相配合,所述堵塞块与限位块相配合。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与凹槽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底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立杆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硅胶圈,所述硅胶圈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槽,所述硅胶圈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t形块与卡合口相配合,所述硅胶圈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其中所述硅胶圈的底部弧形设置。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如下:

19、1、通过手握防滑纹,带动转动把手转动,使得转动把手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带动立杆下降或上升,调整涂覆组件的高度,便于对鼓起的皮肤进行按压,防止皮肤过于高胀造成皮肤损伤,从而能够使得立杆带动涂覆盘更好的与皮肤贴合,便于根据皮肤鼓起的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使用范围大;

20、2、当需要将内部的药物进行涂抹和上药时,用户只需要按压按压块,使得限位块与储药腔连通,空气从限位块进入到储药腔的内部,从而使得内部的药物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通,通过流通槽进入到给药孔的内部并涂抹在患者的皮肤上,当松开按压块的时候,按压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自动回弹,将限位块关闭,从而有利于控制药量,且上药简单方便,对皮肤的给药部位进行均匀上药,且所述涂覆盘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所述涂覆盘的底部内凹设置,能够对皮肤进行贴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101)的材质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透明罐体(101)设置为圆形,其中所述透明罐体(10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透明罐体(101)的底部开设有卡合口(103),所述卡合口(10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1)设置为柱形,所述立杆(201)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所述立杆(201)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涂覆盘(203),所述涂覆盘(203)的设置为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立杆(201)的内部开设有储药腔(204),所述涂覆盘(203)的内部设置有流通槽(205),所述储药腔(204)与流通槽(20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槽(205)的底部开设有给药孔(206),所述给药孔(20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给药孔(206)均匀分布,所述储药腔(204)通过流通槽(205)与给药孔(206)连通,且所述涂覆盘(203)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所述涂覆盘(203)的底部内凹设置,所述立杆(2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注药口(209),所述注药口(209)部内部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盘(301)卡接于通孔的底部且与透明罐体(101)紧密贴合,所述底部盘(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内圈(302),所述底部盘(30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盘(303),所述顶部盘(303)卡接于通孔的顶部且与透明罐体(101)紧密贴合,所述顶部盘(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外圈(304),所述螺纹内圈(302)与螺纹外圈(30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盘(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固定块(305),所述顶部固定块(305)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06),所述升降组件(004)包括转动把手(401),所述转动把手(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块(402),所述转动块(402)位于转动槽(306)的内部且与转动槽(30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把手(40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把手(401)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403),所述立杆(201)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404),所述外螺纹(404)与内螺纹(403)相配合,所述立杆(201)的外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条(405),所述顶部盘(303)和底部盘(301)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406),所述滑动条(405)位于滑动槽(406)的内部且与滑动槽(406)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组件(005)包括按压块(501),所述按压块(5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02),所述连接块(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杆(503),所述按压杆(5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504),所述底板(50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堵塞块(506),所述限位板(202)的顶部开设有滑孔(207),所述滑孔(207)的顶部设置有凹槽(208),所述滑孔(207)的两侧开设有限位块(507),所述连接块(502)与凹槽(208)相配合,所述按压杆(503)与滑孔(207)相配合,所述堵塞块(506)与限位块(507)相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02)与凹槽(208)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505),所述底板(5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07),所述立杆(201)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块(507)相配合的限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006)包括硅胶圈(601),所述硅胶圈(601)的内部设置有空气槽(602),所述硅胶圈(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块(603),所述T形块(603)与卡合口(103)相配合,所述硅胶圈(601)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其中所述硅胶圈(601)的底部弧形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罐体(101)的材质设置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透明罐体(101)设置为圆形,其中所述透明罐体(101)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透明罐体(101)的底部开设有卡合口(103),所述卡合口(103)的截面形状设置为t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01)设置为柱形,所述立杆(201)的顶部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02),所述立杆(201)的底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涂覆盘(203),所述涂覆盘(203)的设置为向上凸出设置,所述立杆(201)的内部开设有储药腔(204),所述涂覆盘(203)的内部设置有流通槽(205),所述储药腔(204)与流通槽(20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槽(205)的底部开设有给药孔(206),所述给药孔(206)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给药孔(206)均匀分布,所述储药腔(204)通过流通槽(205)与给药孔(206)连通,且所述涂覆盘(203)的材质设置为硅胶材质,所述涂覆盘(203)的底部内凹设置,所述立杆(201)的顶部一侧开设有注药口(209),所述注药口(209)部内部设置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盘(301)卡接于通孔的底部且与透明罐体(101)紧密贴合,所述底部盘(3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内圈(302),所述底部盘(30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盘(303),所述顶部盘(303)卡接于通孔的顶部且与透明罐体(101)紧密贴合,所述顶部盘(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外圈(304),所述螺纹内圈(302)与螺纹外圈(304)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负压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盘(3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固定块(305),所述顶部固定块(305)的内部开设有转动槽(306),所述升降组件(004)包括转动把手(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新星刘子厚吴鑫谈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熙华太仓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