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425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转向系统及车辆,该转向系统包括支架、转向机构和驱动器,支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向轮总成,转向轮总成与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向轮总成能够绕转动轴的轴线相对支架摆动;转向机构设置于支架,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分别与两个转向轮总成连接;驱动器包括两个电动缸,两个电动缸分别与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传动连接,两个电动缸分别驱动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动作,以使两个转向轮总成相对支架同步摆动。由于该转向系统设置两个电动缸,进而减小了单个电动缸的输出功率,从而减小了对电动缸的损耗,延长了电动缸的使用寿命,最终提升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转向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矿用车辆一般使用全液压转向系统,由发动机带动液压泵,当转动方向盘时,液压系统驱动车辆前桥转动,实现车辆转向。

2、对于纯电动矿用车辆,由于省掉了发动机,进而要单独增加一个电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液压转向所需要的高压液压。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并且需要单独增加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为避免这些问题,现有技术中使用电动缸直接驱动转向机构进行转向,无需配置液压系统,使转向系统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

3、但是,由于矿用车辆载重比较大,一般载重60-200吨。通常的转向系统只设置一个电动缸实现车轮的转向,进而容易造成电动缸的快速耗损,不利于转向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4、因此,亟需转向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向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矿用车辆载重比较大,现有的转向系统只设置一个电动缸实现车轮的转向,进而容易造成电动缸的快速耗损,不利于转向系统工作的稳定性的问题。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包括:

3、支架,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向轮总成,所述转向轮总成与所述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轮总成能够绕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相对所述支架摆动;

4、转向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轮总成连接;

5、驱动器,包括两个电动缸,两个所述电动缸分别与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电动缸分别驱动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动作,以使两个所述转向轮总成相对所述支架同步摆动。

6、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摆动杆、第一侧拉杆和第一摆动臂,所述第一摆动臂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固接,所述第一摆动杆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杆组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二摆动杆、第二侧拉杆和第二摆动臂,所述第二摆动臂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固接,所述第二摆动杆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架铰接;

7、两个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杆和所述第二摆动杆铰接。

8、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杆和所述第二摆动杆铰接。

9、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称设置。

10、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电动缸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之间,两个所述电动缸以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11、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

12、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转向轮总成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杆组和所述第二杆组的对称轴重合,两个所述电动缸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

13、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还包括两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接,两个所述加强杆以所述第二支撑杆对称设置。

14、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围设成三角形空间。

15、作为转向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器还包括两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所述电动缸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器能够限制对应的所述电动缸的伸缩杆的伸出量。

16、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车辆,包括底盘和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转向系统,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技术提供转向系统及车辆,该转向系统包括支架、转向机构和驱动器,支架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向轮总成,转向轮总成与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向轮总成能够绕转动轴的轴线相对支架摆动;转向机构设置于支架,转向机构包括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分别与两个转向轮总成连接;驱动器包括两个电动缸,两个电动缸分别与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传动连接,两个电动缸分别驱动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动作,以使两个转向轮总成相对支架同步摆动。该转向系统通过两个电动缸分别驱动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动作,进而驱动两个转向轮总成相对支架同步摆动,以实现车辆的转向。由于该转向系统设置两个电动缸,进而减小了单个电动缸的输出功率,从而减小了对电动缸的损耗,延长了电动缸的使用寿命,最终提升了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21)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摆动杆(211)、第一侧拉杆(212)和第一摆动臂(213),所述第一摆动臂(213)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21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100)固接,所述第一摆动杆(211)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21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所述第二杆组(22)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二摆动杆(221)、第二侧拉杆(222)和第二摆动臂(223),所述第二摆动臂(223)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222)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100)固接,所述第二摆动杆(221)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22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横拉杆(23),所述横拉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杆(211)和所述第二摆动杆(22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21)和所述第二杆组(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缸(31)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杆组(21)和所述第二杆组(22)之间,两个所述电动缸(31)以所述第一杆组(21)和所述第二杆组(22)的对称轴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包括相互固接的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沿所述第一方向(X)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12)沿第二方向(Y)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还包括两个加强杆(13),所述加强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固接,所述加强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固接,两个所述加强杆(13)以所述第二支撑杆(12)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2)围设成三角形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还包括两个限位器,所述限位器与所述电动缸(3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器能够限制对应的所述电动缸(31)的伸缩杆的伸出量。

10.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所述支架(1)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21)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一摆动杆(211)、第一侧拉杆(212)和第一摆动臂(213),所述第一摆动臂(213)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212)的一端与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100)固接,所述第一摆动杆(211)远离所述第一侧拉杆(21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所述第二杆组(22)包括依次铰接的第二摆动杆(221)、第二侧拉杆(222)和第二摆动臂(223),所述第二摆动臂(223)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222)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转向轮总成(100)固接,所述第二摆动杆(221)远离所述第二侧拉杆(222)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横拉杆(23),所述横拉杆(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动杆(211)和所述第二摆动杆(22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21)和所述第二杆组(22)沿所述第一方向(x)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电动缸(31)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杆组(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支开印赵清
申请(专利权)人: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