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电源和用于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普遍使用市电作为电力供给源。为了避免因停电等原因导致通信中断,在基站中设置电池作为备用电源。
2、在现有技术中,多个电池并联连接,因电池厂家或使用时间等不同而导致不同电池的充放电曲线不同,容易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电池损坏。
3、对此,提出了一种具有直流转直流(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的电池,从而能够通过dc/dc变换器对电池的充放电独立地进行控制,从而延长电池寿命。
4、但是,在基站的通信电源中仍然配置有上述不包括dc/dc变换器的电池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解决该不包括dc/dc变换器的电池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电源和用于电池充放电的控制方法,能够延长通信电源中不包括dc/dc变换器的电池的使用寿命。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电源,该包括控制器和连接于母线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
3、其中,该母线连接于功率变换器的直流端,该功率变换器的交流端用于连接电网,该功率变换器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且,该功率变换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4、并且,该第一电池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该第二电池不包括该dc/dc变换器,该dc/dc变换器用于
5、该控制器用于:在该第一电池处于浮充状态下,响应于该第一电池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一指令,该第一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停止充电,该第一阈值小于该第一电池的最大容量。
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电池包括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锂电或智能锂电,该第二电池括直通锂电或铅酸电池。
7、在现有技术中,通信电源中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在浮充状态下均充电至最大容量。并且,随着虚拟电厂技术的出现,通信电源如果作为虚拟电厂中的站点,存在需要根据电网的需求进行充电的情况。但是,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均已充电至最大容量,当通信电源需要继续充电时,尽管可以通多dc/dc变换器方式第一电池过充,但是无法避免第二电池过充。与此相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该第一电池处于浮充状态下,第一电池的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后停止充电,因此,第一电池将存有余量,从而,当通信电源需要根据电网的需求进行充电时,能够通过该余量消耗电网的充电配额,进而能够避免第二电池过充,从而能够延长第二电池的使用寿命。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阈值可以由电网管理设备指示。
9、或者,该第一阈值也可以由制造商在第一电池出厂时预配置。
10、或者,该第一阈值也可以由使用者或管理员设置。
11、并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阈值可以为以下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一电池的最大容量的50%~70%。
12、作为根据电网的需求进行充电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充电指令,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二指令,该第二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充电。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指令还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一电压值,该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该第二电压值是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14、通过在第一电池充电时,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低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能够避免电流流入第二电池,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避免第二电池过充。
15、例如,在第一电池充电时,还可以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值,例如,可以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的差值为1伏,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第二电池充电,还能够避免第二电池向第一电池放电。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放电指令,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三指令,该第三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放电。
17、从而,能够实现基于电网管理设备的指示,控制第一电池放电,从而满足电网的放电需求。
18、再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该母线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三指令,该第三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放电。
19、从而,能够实现基于母线电压的变化,控制第一电池放电,从而满足电网的放电需求。
20、并且,该控制器具体用于响应于该母线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的时长大于第一时长,向该第一电池发送该第三指令。
21、从而能够提高基于母线电压的变化识别电网放电需求的准确性。
2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指令还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三电压值,该第一电压值大于第四电压值,该第二电压值是该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23、通过在第一电池放电时,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高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能够避免第二电池放电,从而能够确保第二电池的作为通信设备的备用电源的功能。
24、例如,在第一电池放电时,还可以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的差值不大于预设值,例如,可以使第一电池的电压值与第二电池的电压值的差值为1伏,从而,不仅可以避免第二电池放电,还能够避免第二电池被第一电池充电。
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响应于该第一电池的电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四指令,该第四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停止放电,该第二阈值大于该第一电池的最小容量。
26、从而能够避免第一电池完全放电而影响第一电池作为通信设备的备用电源的作用。
2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阈值可以由电网管理设备指示。
28、或者,该第二阈值也可以由制造商在第一电池出厂时预配置。
29、或者,该第二阈值也可以由使用者或管理员设置。
30、并且,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阈值可以为以下取值范围内的任意值:第一电池的最大容量的30%~50%。
3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控制器还用于:响应于该母线的电压大于浮充电压,向该第一电池发送第五指令,该第五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一电池充电。
32、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实现电网放电需求结束的自动识别,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用性。
33、并且,响应于该母线的电压大于浮充电压的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向该第一电池发送该第五指令。
34、从而,能够提高对于电网放电需求结束的自动识别的准确性。
35、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电源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该通信电源包括连接于母线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该第一电池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该第二电池不包括该dc/dc变换器。
36、该方法包括:在该第一电池处于浮充状态下,响应于该第一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连接于母线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电池不包括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控制器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是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三电压值,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第四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是所述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12.一种用于通信电源的充放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源包括连接于母线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电池不包括所述DC/DC变换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所述母线的电压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一电池放电,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连接于母线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包括直流转直流dc/dc变换器,所述第二电池不包括所述dc/dc变换器,所述控制器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一电压值,所述第一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是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变更为第三电压值,所述第一电压值大于第四电压值,所述第二电压值是所述第二电池的两极之间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明,代胜勇,庹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