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线缆、充电枪和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0858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25 18: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冷线缆、充电枪和充电设备,该液冷线缆包括导线和绝缘层,绝缘层套设于导线的外周,且沿导线的径向绝缘层和导线间隔设置。其中,绝缘层朝向导线的内周面包括至少一个凸起。至少一个凸起用于与绝缘层朝向导线的内周面、导线朝向绝缘层的外周面围成流道,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以对导线进行液冷散热。此外,利用该至少一个凸起作为导线的支撑结构,还可以避免由于导线弯折变形而导致的导线局部散热不佳的现象。进而,能够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利于满足充电枪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提高充电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冷线缆、充电枪和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双碳战略进程加快、以及电动车辆的普及率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建设超充之城。这促使充电设备向大功率的超充型充电设备发展,以期对电动车辆实现“一秒一公里”的快速补能,从而追求打造“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全新充电体验。

2、然而在实际应用时,随着充电设备通过充电枪向电动车辆输送的充电功率不断提高,充电枪线缆产生的热量也将大幅增加。这些热量若不能及时排出,易影响充电枪输送大功率的正常进行,并导致充电安全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线缆、充电枪和充电设备,通过在绝缘层朝向导线的内周面设置至少一个凸起以形成流道,可以在对导线进行液冷散热的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导线弯折变形而导致的导线局部散热不佳的现象。进而,能够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利于满足充电枪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提高充电安全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线缆,液冷线缆包括导线和绝缘层,绝缘层套设于导线的外周,且沿导线的径向绝缘层和导线间隔设置。其中,绝缘层朝向导线的内周面包括至少一个凸起,至少一个凸起用于与绝缘层朝向导线的内周面、导线朝向绝缘层的外周面围成流道,流道用于流通冷却液。

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于绝缘层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凸起与绝缘层的内周面、以及导线的外周面围成供冷却液流通的流道,可以使流道内的冷却液与导线直接接触,即导线浸没于冷却液中,从而对导线进行液冷散热。相比于采用风扇、散热片等传统的散热方式,采用导线与冷却液直接接触的液冷散热方式的散热效率更高,利于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

4、此外,当液冷线缆发生弯折时,设置于绝缘层内周面的至少一个凸起可以作为导线的支撑结构来降低导线向绝缘层内周面弯折变形的程度,从而防止导线的弯折变形区域紧贴绝缘层内周面的情况。这有利于避免由于导线的弯折变形区域紧贴绝缘层内周面造成冷却液在流道内的流动受阻而导致的导线局部散热不佳的现象。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以满足充电枪在大功率充电时的散热需求,提高充电安全性。

5、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凸起包括一个凸起,沿导线的轴向一个凸起呈螺旋形绕设于内周面。基于这样的设计,该凸起可以与绝缘层的内周面、以及导线的外周面围成螺旋形的流道,以使流道内的冷却液呈螺旋形流动。这可以使冷却液与导线均匀接触,从而避免冷却液的膜态沸腾,利于使冷却液对导线的液冷散热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

6、一种实现方式中,一个凸起的螺距大于一个凸起沿导线的轴向的宽度。也就是说,沿导线的轴向,通过凸起围成的流道宽度大于凸起的宽度。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流道中流经的冷却液与导线的外周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

7、一种实现方式中,至少一个凸起包括多个凸起,沿导线的周向多个凸起间隔设置,且每个凸起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导线的轴向,或者,每个凸起的延伸方向与导线的轴向具有夹角,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8、基于上述设计,可以使多个凸起与绝缘层的内周面、以及导线的外周面之间围成多条呈直线形的流道。一方面,流道内的冷却液与导线直接接触并对导线进行液冷散热,散热效率较高。另一方面,当液冷线缆发生弯折时,多个凸起可以共同作为导线的支撑结构来降低导线向绝缘层内周面弯折变形的程度。这有利于避免由于导线的弯折变形区域紧贴绝缘层内周面造成冷却液在流道内的流动受阻而导致的导线局部散热不佳的现象。进而,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此外,由于多个凸起均沿直线形延伸,结构简单,便于多个凸起和绝缘层的一体化加工设计。

9、一种实现方式中,沿导线的周向多个凸起中每相邻的两个凸起之间的间隔大于沿导线的轴向每个凸起的长度。也就是说,沿导线的周向,通过凸起形成的流道长度大于凸起的长度。基于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流道中流经的冷却液与导线的外周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

10、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凸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4。

1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凸起的数量范围设置在2个~4个,一方面,相比于绝缘层内周面只包括一个凸起,通过设置多个凸起共同作为导线的支撑结构,有利于确保实现防止导线的弯折变形区域紧贴绝缘层内周面的情况。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避免由于设置过多的凸起而造成流道内的冷却液与导线的外周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导致液冷线缆散热效果变差的情况,并且也有利于避免设置过多的凸起导致的成本增加。进而,提高了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并利于液冷线缆的成本优化。

12、一种实现方式中,液冷线缆满足以下至少一项:沿导线的径向绝缘层和导线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0.5mm且小于或等于6mm;沿导线的径向每个凸起朝向导线的端面与导线朝向绝缘层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mm且小于或等于2mm。

1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绝缘层和导线之间的间隔设置在0.5mm~6mm的范围内,既有利于确保流道内流经的冷却液流量满足导线的散热需求,也有利于避免由于液冷线缆的径向尺寸过大而造成的成本增加。此外,通过在凸起和导线之间设置2mm范围内的装配误差,不仅便于导线和绝缘层的装配,而且有利于缓解冷却液通过装配误差所在空间流动而影响液冷线缆的散热效果的问题。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枪,充电枪包括充电枪头、以及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液冷线缆,充电枪头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充电插座,液冷线缆的一端连接充电枪头,液冷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模块。

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以及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枪,充电模块用于通过充电枪向电动车辆输送电能。

16、关于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未详尽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该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包括导线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导线的外周,且沿所述导线的径向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导线间隔设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一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轴向所述一个凸起呈螺旋形绕设于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导线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凸起的螺距大于所述一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轴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多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周向所述多个凸起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线的周向所述多个凸起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隔大于沿所述导线的周向每个所述凸起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4。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满足以下至少一项:

8.一种充电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包括充电枪头、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线缆,所述充电枪头用于连接电动车辆的充电插座,所述液冷线缆的一端连接所述充电枪头,所述液冷线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充电模块。

9.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充电枪向电动车辆输送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线缆包括导线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导线的外周,且沿所述导线的径向所述绝缘层和所述导线间隔设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一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轴向所述一个凸起呈螺旋形绕设于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导线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凸起的螺距大于所述一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轴向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凸起包括多个凸起,沿所述导线的周向所述多个凸起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线缆,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线的周向所述多个凸起中每相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利刘超杨焱兴盛治港何远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