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199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1
本技术公开了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具体涉及舱体技术领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底端设有用于防冲击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固定柱,多个固定柱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柱顶端与舱体底端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多个固定柱和多个定位柱的分布,可以对海水流动时的冲击力进行打散,以此可以避免海水流动时的冲击过大对水密舱门造成损坏,且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固定柱上的多个缓冲板,可以对水密舱门外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并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可以对缓冲板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避免海水流动时带动的碎屑对水密舱门造成冲击损坏,由此可以保障水密舱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舱体,更具体地说是水下数据中心舱体


技术介绍

1、水下数据中心是一种将数据中心置于水下的结构,采用自然冷源来冷却数据中心以此降低冷却计算机的成本,节约能源。

2、公开号为cn217011375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包括:舱本体,其上朝下的一侧设有进出口,进出口处安装有水密舱门,舱本体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水压传感器;气体释放装置,安装在舱本体的内腔中;气压传感器,安装在舱本体的内腔中,且与气体释放装置信号连接,气压传感器与水压传感器之间信号连接。在对水下数据中心进行检修维护时无需对舱本体进行吊装和重新布设,通过人员穿戴潜水设备直接进入到舱本体内腔中进行工作。能够省去对舱本体的吊装和重新布设的施工步骤,能够大大降低水下数据中心维护检修过程的难度和成本。

3、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密舱门进入到舱体内部,而水密舱门底端是裸露于海底外部,导致海水流动时的冲击会对水密舱门造成冲击,同时海水流动所携带的沙石也会对水密舱门造成损坏,由此会影响水密舱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水下数据中心舱体,通过多个固定柱和多个定位柱的分布,可以对海水流动时的冲击力进行打散,以此可以避免海水流动时的冲击过大对水密舱门造成损坏,且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固定柱上的多个缓冲板,可以对水密舱门外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并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可以对缓冲板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避免海水流动时带动的碎屑对水密舱门造成冲击损坏,由此可以保障水密舱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底端设有用于防冲击的缓冲组件;

3、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呈环形分布的固定柱,多个固定柱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固定柱顶端与舱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外部固定套接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远离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固定筒的一侧设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贯穿固定筒并延伸至固定筒外部,所述活动柱远离固定筒的一侧设有缓冲板,所述活动柱远离固定筒的一端与缓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柱两侧均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顶端与舱体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外部固定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定位柱的一端与缓冲板一侧固定连接,通过定位柱上的伸缩杆,可以对缓冲板的运动进行限位,保障缓冲板运动时的稳定性,避免缓冲板在运动中出现错位偏移的情况。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筒内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限位槽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限位槽内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端与活动柱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便于对活动柱的运动进行限位,保障活动柱运动时的稳定性。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底端设有水密舱门,所述水密舱门顶端与舱体相连接,所述水密舱门位于多个固定柱和多个定位柱之间,打开水密舱门底端,由于舱体内的空气压力大于外部海水压力,而在打开水密舱门后,舱体内的压力得到释放,使得舱体内的压力与外部海水压力达到平衡,由此可以使水不会流入舱体内部。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两端内部分别设有湿度调节装置和气体储罐,所述湿度调节装置位于气体储罐一侧;所述舱体内腔顶部设有两个气压传感器,所述舱体底端设有水压传感器,通过气压传感器和水压传感器的监测信息,可以监测舱体内部压力和海水压力,由此可以依据监测数据打开气体储罐内的空气,使舱体内的空气压力略大于外部海水压力。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舱体两端底部均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顶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柱,多个支撑柱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柱顶端与舱体底端固定连接,通过配重块的设置,可以使舱体沉浸于海底,保障舱体的稳定性。

9、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0、通过多个固定柱和多个定位柱的分布,可以对海水流动时的冲击力进行打散,以此可以避免海水流动时的冲击过大对水密舱门造成损坏,且呈环形分布的多个固定柱上的多个缓冲板,可以对水密舱门外部进行多方位的防护,并借助弹簧的回弹力,可以对缓冲板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避免海水流动时带动的碎屑对水密舱门造成冲击损坏,由此可以保障水密舱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底端设有用于防冲击的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两侧均设有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顶端与舱体(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8)外部固定套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远离定位柱(8)的一端与缓冲板(7)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4)内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0),多个限位槽(10)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远离限位槽(10)的一端与活动柱(6)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底端设有水密舱门(12),所述水密舱门(12)顶端与舱体(1)相连接,所述水密舱门(12)位于多个固定柱(2)和多个定位柱(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两端内部分别设有湿度调节装置(13)和气体储罐(14),所述湿度调节装置(13)位于气体储罐(14)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两端底部均设有配重块(17),所述配重块(17)顶部固定设有多个支撑柱(18),多个支撑柱(18)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支撑柱(18)顶端与舱体(1)底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包括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底端设有用于防冲击的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两侧均设有定位柱(8),所述定位柱(8)顶端与舱体(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柱(8)外部固定套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远离定位柱(8)的一端与缓冲板(7)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数据中心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4)内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0),多个限位槽(10)之间均匀间隔分布,所述限位槽(10)内部设有限位块(11),所述限位块(11)远离限位槽(10)的一端与活动柱(6)一侧固定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裁
申请(专利权)人:贝斯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