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领域。我国目前有约160套原设计能力为140吨/天,约50套400吨/天的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的中小型尿素装置,但此工艺为荷兰斯塔米卡邦公司五十年代的技术,存在着消耗高、尾气易燃爆、排出液含氨和尿素超标污染的问题。如“尿素”袁一,王文善《化肥工学译丛》,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4.p91-113中所介绍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工艺”就是这种情况。在九十年代的今天,这一技术已大大落后了。对于4万吨/年(140吨/天)的小尿素装置由于原设计设备不平衡,不少厂完成了“四改六”,即能力由4万吨增产至6万吨/年,有些条件较好的厂还正准备进行“六改八”,即能力由6万吨增产至8万吨/年。但技术上没有多大的改进,消耗仍高,对于400吨/天的中型尿素装置均有两台尿素合成塔,其中一台作为备用,未发挥效益,设备利用率低。见附图说明图1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现有高压回路流程示意图。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节能增产新工艺及其装置,它是利用现有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生产工艺的中、小型尿素装置,只需增加少量的设备,设备布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液氨泵(1)、液氨预热器(2)、CO2压缩机(3)、第一尿素合成塔(4)和备用的第二尿素合成塔(5)及其一段甲铵泵(6)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高压圈回路工艺,其特征在于:(1)增加一台高压甲铵冷凝器(7),高压甲铵冷凝器(7)和第 一尿素合成塔(4)只送入氨和二氧化碳,高压甲铵冷凝器(7)以壳侧蒸汽压力控制甲铵的冷凝量,以气液混合物流送入第一尿素合成塔(4);(2)增加一台高压分解塔(8),第一尿素合成塔(4)的出液减压至14.5-16.0MPaG,引入高压分解器 (8)内进行热解,壳侧以2.0-2.4MPaG的蒸汽加热,第一尿素合成塔(4)塔顶富含氧气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有液氨泵(1)、液氨预热器(2)、CO2压缩机(3)、第一尿素合成塔(4)和备用的第二尿素合成塔(5)及其一段甲铵泵(6)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高压圈回路工艺,其特征在于(1)增加一台高压甲铵冷凝器(7),高压甲铵冷凝器(7)和第一尿素合成塔(4)只送入氨和二氧化碳,高压甲铵冷凝器(7)以壳侧蒸汽压力控制甲铵的冷凝量,以气液混合物流送入第一尿素合成塔(4);(2)增加一台高压分解塔(8),第一尿素合成塔(4)的出液减压至14.5-16.0MPaG,引入高压分解器(8)内进行热解,壳侧以2.0-2.4MPaG的蒸汽加热,第一尿素合成塔(4)塔顶富含氧气的气相也减压至14.5-16.0MPaG,并按第二尿素合成塔温度控制所需要通入的CO2的量将CO2一并引入高压分解塔(8)的下部,高压分解塔(8)的出液减压至原中压分解系统的压力1.7MPaG送至原中压分解系统,分离出的氨和CO2气体进入第二尿素合成塔(5)的底部;(3)将原闲置的备用尿素合成塔改为第二尿素合成塔(5),原中压吸收塔的甲铵液经一段甲铵泵(6)升压至14.5-16.0MPaG送入第二尿素合成塔(5),第二尿素合成塔(5)的操作压力降至14.5-16.0MPaG、操作温度在185-190℃、NH3/CO2分子比为4.2-4.6、H2O/CO2的分子比为1.3-1.4,第二尿素合成塔(5)的NH3/CO2分子比和温度的调节通过调节高压分解塔(8)的出液温度和在其底部通入的CO2量来实现,或者通过在第二尿素合成塔(5)底部补入少量的液氨来调节NH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子兴,闻善,宗婉贞,佟沛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展华化工设计事务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