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粉盒及显影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3855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印机用碳粉盒及显影辊。显影辊构成上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辊筒是柱形圆管。导电涂层涂布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自辊筒的外圆周面开始具有沿辊筒径向朝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另外一种显影辊是在辊筒的外圆周面同导电涂层之间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被覆沙砾层。该显影辊可显著提高辊筒表面的耐磨性和粗糙度均匀性,实现导电涂层在辊筒外圆周面上的均匀分布,以延长显影辊的整体打印寿命。采用前述显影辊的碳粉盒具有良好的打印特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用于激光打印机的碳粉盒及显影辊。该碳粉盒是包括显影辊、送粉 辊、出粉刀、搅拌架和碳粉仓的碳粉盒,它通过显影辊把碳粉仓中容纳的碳粉按照预设布局 敷设于感光鼓表面的静电潜像区域,使静电潜像转换成由碳粉之类显影剂所显示的可视化 图像。技术背景 影像形成装置通常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色带打印机以及LED打印机 等多种机型。在激光扫描或激光照排形式的影像形成装置中,碳粉是实现图 光 电 图转换的最终成像介质。通常,显影辊就设置于感光鼓附近,以便于碳粉跃过显影辊和感光 鼓之间的极小间隙后在感光鼓上形成影像。由显影辊转运的碳粉来自碳粉仓。碳粉仓的储 粉量受仓体容积限制,因此,碳粉仓中的碳粉用尽后须要予以补充。作为激光影像形成装置的一类,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功能块包括激光扫描单元、光 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激光扫描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激光发生器和光线反射透射系统。光电转换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感光鼓。充电单元主要包括正电荷栅控式电晕充电辊或其它形式的充电辊。显影单元由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显影室和显影辊构成。显影辊、送粉辊、出粉 刀就设置于显影室内。搅拌架和碳粉仓共同构成储粉室。转印单元主要包括转印辊。定影单元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常见的碳粉盒或处理盒通常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等几个承担 光电图转换的功能块,此种构造方式一般得到多功能集成型的碳粉盒或处理盒。也有采用 区分不同功能进行不同布局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直接设置于激光打印机主 机上,而碳粉盒则仅包括显影单元,此种构造方式仅能得到仅可实施单一显影功能的碳粉 盒,此类单一功能碳粉盒与激光打印机主机之间则以总成装配的形式完成两者之间的匹 配。在碳粉盒装入激光打印机的使用状态下,感光鼓表面由充电辊均勻地充电。激光 扫描器向感光鼓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与待复制图像 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来自显影辊的碳粉转而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把静电潜像转换成可 视图像。随着感光鼓的旋转,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所在位置。 经转印辊转印电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随后经加热 辊和加压辊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固化于 记录介质上。这样完成一个基本的成像操作流程。无论是多功能集成型的碳粉盒,抑或是单一功能类型的碳粉盒,如前所述,碳粉作为成像介质始终是一种消耗性的物质。因此,随着成像过程的不断反复进行,碳粉仓中的储 粉量将逐渐趋于罄尽,监控碳粉仓中的储粉量以防无粉可用由此成为必要。参见图1 5 所示,在碳粉盒100沿显影辊105轴向的一侧,编码盘101同两块反光片102、103由双面胶 粘接组配后,固定于搅拌架104延伸到碳粉盒100前述侧面之外的端部。在碳粉盒100沿 显影辊105轴向的另一侧,搅拌架10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106同齿轮107连接。具体为 联轴器106径向中心同搅拌架104连接,联轴器106径向外周与齿轮107连接。在碳粉盒 100装入激光打印机主机内部之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使齿轮107驱动联轴器106带动搅拌 架104和编码盘101旋转。同搅拌架104固定连接的联轴器106在搅拌架104旋转过程中 及时灵敏地感应到由碳粉盒100内容碳粉传来的阻力或扭矩,同时还受旋转滞后机构调控 的联轴器106把碳粉传来的阻力或扭矩传递给编码盘101。同样受到旋转滞后机构调控的 编码盘101通过其上设置的两块反光片102、103同布设于激光打印机主机上的读码器相互 配合,完成对碳粉盒100内容碳粉量的检测。这种构造方式,由于编码盘101、反光片102、 103以及搅拌架104、联轴器106之间均保持固定结构形态,因此,编码盘101的轻微变形或 者反光片102、103的稳定性、牢靠性或者搅拌架104的轻微震动均会影响激光打印机主机 上设置的读码器对反光片102、103所反射激光的分辨,进而影响激光打印机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同时结合参见图6,作为碳粉传输部件的显影辊105,其构成上主要包 括铝合金材质的辊筒108、带有永久磁性的磁芯109、导电涂层110、管套111和电极(图中 未示出)等。辊筒108是一根其径向中部中空的柱状圆管。磁芯109同轴地固定于辊筒108 内。导电涂层110涂布于辊筒108轴向中段的外周面上。管套111采用树脂制成,它布设于 辊筒108轴向两端的外周面上。在碳粉盒100装入激光打印机主机内部之后,管套111用 来隔离导电涂层110和激光打印机主机中光电转换单元的感光鼓(图中未示出),使显影辊 105的导电涂层110同感光鼓之间保持预设的间隙,便于导电涂层110外周面上吸附的碳粉 在激光打印机主机施加的转印电压作用下转移至感光鼓表面,完成显影过程。这种构造方 式,由于管套111在使用过程中同感光鼓外周面保持滚动接触,因此,管套111的磨损较之 其他构件相对要快得多,管套111也因磨损造成自身各部分结构出现不规则变化。这就会 造成在碳粉盒100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其显影辊105之导电涂层110同感光鼓之间失去 预设的间隙,阻碍导电涂层110外周面上所吸附的碳粉向感光鼓转移,或导致碳粉转移过 程不规则,最终使显影过程难于甚至不能完成。同时,由于管套111采用的材质为树脂,这 使得碳粉盒100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因为感光鼓附近局部高温环境所致管套111变形而难于 完成显影功能。并且辊筒108由于采用车削方式加工获得,因此其外周面的微观形态呈现 为因应于切削刀具刃口的梯形或三角形螺纹状,这种形状使得辊筒108外周面上被覆的导 电涂层存在分布不均勻的状态,导致因为磨损而出现局部导电涂层被耗蚀,严重者甚至出 现辊筒108外周面局部裸露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显影辊存在的构造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可靠 性极好的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显影辊构造可靠性极好的激光打印机 用碳粉盒。为达至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本技术利用具有以下特点的激光打印机显 影辊。它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辊筒是柱形圆管。导电涂层涂布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 自辊筒的外圆周面开始具有沿辊筒径向朝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还可采用另外一种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以实现本技术第一个目的,它包括辊 筒、磁芯、导电涂层。辊筒是柱形圆管。导电涂层涂布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在辊筒的外圆 周面同导电涂层之间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被覆有沙砾层。优选地,前述被覆有沙砾层的激光打印机用 显影辊,自其辊筒的外圆周面开始具 有沿辊筒径向朝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技术利用具有以下特点的激光打印机用 碳粉盒。它包括显影辊、送粉辊、出粉刀、搅拌架和碳粉仓。搅拌架以其轴向平行于显影辊 轴向的方式可转动地支承于碳粉仓内。搅拌架的轴向两端伸出于碳粉仓之外。搅拌架的轴 向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齿轮连接。显影辊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辊筒是柱形圆管。导电 涂层涂布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在辊筒的外圆周面同导电涂层之间于辊筒的外圆周面上被 覆有沙砾层。择优地,前述激光打印机用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所述辊筒是柱形圆管,所述导电涂层涂布于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开始具有沿所述辊筒径向朝所述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所述辊筒是柱形圆管,所述导电涂层涂布于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开始具有沿所述辊筒径向朝所述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2.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包括辊筒、磁芯、导电涂层,所述辊筒是柱形圆管,所述导电涂 层涂布于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同所述导电涂层之 间于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上被覆有沙砾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激光打印机用显影辊,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辊筒的外圆周面开 始具有沿所述辊筒径向朝所述辊筒径向中心延伸的硬化层。4.激光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辛石崇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