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537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和系统,其中,系统包括智能负载、单体采集器、测量主机以及若干个待测的蓄电池单体;所述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在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当测量主机进入蓄电池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采样信号参考线和电池电压采样线获取蓄电池单体的电参量信息;当测量主机进入连接条测量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电池电压采样线和连接条电压采样线获取所接连接条的电参量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监控,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蓄电池内阻及其连接条内阻测量技术,包括蓄电池、负载回路、同步采集电路及控制器。其中,负载回路经由测试线与蓄电池电极连接,以获取电源。同步采集电路亦经由测试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以获取蓄电池内部的电流数据和电压数据。控制器与同步采集电路电性连接,以控制同步采集电路的工作。

2、现有的蓄电池内阻及其连接线电阻测量技术,有以下缺点及不足:首先,同步采集单体是从蓄电池获取电源的,长期使用增加了蓄电池的损耗,同时减少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其次,同步采集器中包含了组电流的采样,使采集器体积较大,而蓄电池组串联安装后,可安装同步采集器的空间较小,体积较大的单体采集器不利于蓄电池组监控系统的施工安装。再者,负载回路只有单一的开关,不能适应不同蓄电池组放电场景,导致连接条内阻测量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和系统,其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2、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将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将为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所述采样信号参考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正极相连,所述连接线电压采样线与相邻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当测量主机进入蓄电池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采样信号参考线和电池电压采样线获取蓄电池单体的电参量信息;当测量主机进入连接条测量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电池电压采样线和连接条电压采样线获取所接连接条的电参量信息。

3、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系统,包括智能负载、单体采集器、测量主机以及若干个待测的蓄电池单体;所述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在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所述采样信号参考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正极相连,所述连接线电压采样线与相邻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体现在:

5、1)通过外置智能负载切换放电电流,使得系统可以使用体积小的单体采集器,克服现传统包含了组电流模块的采集器体积较大、难以适配安装的问题;

6、2)采用三线法采样电压,施工接线方便;

7、3)单体采集器可直接由测量主机总线供电,减少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将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将为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所述采样信号参考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正极相连,所述连接线电压采样线与相邻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当测量主机进入蓄电池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采样信号参考线和电池电压采样线获取蓄电池单体的电参量信息;当测量主机进入连接条测量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电池电压采样线和连接条电压采样线获取所接连接条的电参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负载经由直流接触器与由多个蓄电池单体串联构成的蓄电池组连接,其受控于所述测量主机调整负载参数。

3.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负载、单体采集器、测量主机以及若干个待测的蓄电池单体;所述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在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所述采样信号参考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正极相连,所述连接线电压采样线与相邻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负载经由直流接触器与由多个蓄电池单体串联构成的蓄电池组连接,其受控于所述测量主机调整负载参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将蓄电池单体与智能负载串联构成回路,蓄电池单体之间分别由连接条电连接;将为每个蓄电池单体配设有一个单体采集器,所述单体采集器设有采样信号参考线、电池电压采样线以及连接条电压采样线,所述采样信号参考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池电压采样线与对应的蓄电池单体的正极相连,所述连接线电压采样线与相邻蓄电池单体的负极相连;各单体采集器分别连接测量主机;当测量主机进入蓄电池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采样信号参考线和电池电压采样线获取蓄电池单体的电参量信息;当测量主机进入连接条测量测量模式时,单体采集器由电池电压采样线和连接条电压采样线获取所接连接条的电参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内阻及连接条内阻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负载经由直流接触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传建秦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东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