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316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同步技术领域,具体为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教材数据源,采用双向编码器表示法,分析文本中的语义变化,识别关键信息变更,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和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检测视觉差异和变化点,生成内容差异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双向编码器表示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应用,精确分析文本的语义变化和视觉内容的差异,确保了教材内容更新的准确性,序列比对算法和抽象语法树的运用,使得内容变更的量化处理更为细致,提高了变更识别的精确度,决策树算法评估变更内容的关键性和紧急性,优化了同步内容的选择,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霍夫曼编码和Brotli算法的结合,优化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编码和压缩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同步,尤其涉及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数据同步
是一项使数据在多个计算平台之间保持一致性和准确性的技术。主要集中于确保信息在不同设备或软件系统间实时或定期地更新与匹配。包括了各种算法和协议,用于高效地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冲突,以及在各种网络条件和存储系统下保持数据完整性。数据同步技术在多用户操作、远程教育、内容管理系统等众多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现代数字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其中,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特指在教育和学习环境中,保证教学内容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间的一致性和最新状态。其主要目的是提供无缝的学习体验,无论学习者使用的是什么设备(如个人电脑、平板或智能手机)或操作系统。通过实现这种同步方法,教师能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访问到最新的教材和资源,学生也能在不同设备间无缝切换,继续学习进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

3、传统的同步方法依赖简单的算法,缺乏对教材内容和用户行为的深入分析,导致同步过程中无法准确识别和处理内容变更,效率低下,易出错。缺乏有效的数据压缩和传输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差异结果包括关键词更改、句子结构调整、图像亮度变化、色彩对比度调整和视频关键帧替换,所述量化差异数据包括文本差异的编辑距离值、结构变化的节点差异数量、图像变化的像素差异百分比、视频内容的帧变更率,所述同步优先级指令包括紧急程度标识、内容变更影响评分、用户需求响应级别,所述增量同步包具体指差异文本摘要信息、非文本内容的差异描述、数据块压缩比例和同步所需元数据信息,所述同步计划调整方案包括优先更新的内容列表、延后同步的内容清单、同步操作时间表。

...

【技术特征摘要】

1.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差异结果包括关键词更改、句子结构调整、图像亮度变化、色彩对比度调整和视频关键帧替换,所述量化差异数据包括文本差异的编辑距离值、结构变化的节点差异数量、图像变化的像素差异百分比、视频内容的帧变更率,所述同步优先级指令包括紧急程度标识、内容变更影响评分、用户需求响应级别,所述增量同步包具体指差异文本摘要信息、非文本内容的差异描述、数据块压缩比例和同步所需元数据信息,所述同步计划调整方案包括优先更新的内容列表、延后同步的内容清单、同步操作时间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教材数据源,采用双向编码器表示法,分析文本中的语义变化,识别关键信息变更,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和视频内容进行分析,检测视觉差异和变化点,生成内容差异结果的步骤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内容差异结果,采用序列比对算法,对文本内容差异进行量化处理,比较新旧版本教材间的变化,应用抽象语法树,对结构性变化进行对比和量化,并识别和评估多种类型的内容变更,生成量化差异数据的步骤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量化差异数据,采用决策树算法,对变更内容的关键性和紧急性进行评估,分析优先参照的变化需求,并制定基于内容关键性的同步策略,生成同步优先级指令的步骤具体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数字教材同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艳丽崔喆白若冰栗琦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市艺达广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