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化学,具体涉及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稠油指的是一种高黏度的原油,其特征是沥青质含量低、胶质含量高、金属含量低、黏度高、相对密度小,其黏度常常超过100 mpa·s,而常规原油的黏度通常在10~100mpa·s范围内。由于稠油具有很高的粘性,在地层和管道中的流动能力较差,所以如何有效地降低稠油黏度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关键。目前,降粘技术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其中更为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添加化学降粘剂来改变稠油的化学性质,使稠油的黏度降低,常用的化学降粘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溶剂、聚合物等。
2、专利cn115477933a公开了一种稠油生物降粘剂,包括生物皂荚提取物、脂肽醇溶液、微生物发酵液、月桂醇硫酸酯钠、柠檬酸、氧化蜡膏、褐煤、环糊精和醇溶剂。该稠油生物降粘剂,通过破坏原油中蜡的结晶,使一些高蜡高凝点原油粘度显著降低,适用于蜡含量较高的原油,且能够在较低与较高的温度中进行使用,且保持较好的降粘效果,在高温条件下,可对稠油仍有降粘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降粘剂还具有增加润湿性、水溶性好、安全无毒、方便施工、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可有效降低稠油粘度、提高极端环境油藏的原油采收率等优点,但是对于特稠油、超稠油的高温开采,该降粘剂的降粘效果不足。
3、而专利cn112500517a公开了一种油溶性超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降粘剂中有含氟苯乙烯,含氟苯乙烯中的氟与胶质和沥青质之间形成更强的氢键作用,从而对胶质和沥青质具有很强的分散和稳定作用;且通过与丙烯酸类单体单元和酸酐类单体单
4、综上所述,亟需一种新型稠油降粘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降粘剂降粘效果差、难以储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稠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降粘剂能够实现均匀分散。
3、二、降粘剂能够对稠油进行有效解离。
4、三、克服稠油粘度过高的问题。
5、四、增强降粘后体系的乳化稳定性。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取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混合并加热反应,再加入碱性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经过离心得到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原位硝化得到白色粉末,随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a。
8、2)混合化合物a和酮类化合物b为混合物,再加入酸性催化剂进行缩合,得到稠油降粘剂。
9、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按照(1.4~1.8)g:(0.1~0.15)ml:1 ml的用量比进行配制;所述koh溶液的浓度为0.1~0.2 mol/l。
10、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加热反应于氮气气氛下,加热至110~120 ℃,恒温1~1.5h。
11、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碱性溶液为碳酸钾溶液,以其调节溶液ph值至9~10后进行反应,反应于60~65 ℃的温度下恒温24~25 h。
12、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原位硝化的具体过程如下:固体、二氯甲烷按照1 g:(4~6)ml的比例混合,于100~105 ℃下,按照每克固体加入2~4 ml硝酸,反应24~26 h,待溶液中无黑色物质,通过冰水浴停止反应,加水静置,取有机相并抽滤得到白色粉末;所述硝酸质量分数为5~8 wt%。
13、作为优选,步骤1)所述还原反应的具体过程如下:白色粉末、四氢呋喃按照1 g:(11~13)ml的比例混合,待白色粉末全部溶解,按照每克白色粉末加入75~80 mg钯碳催化剂(pd/c)和0.9~1.1 ml水合肼,搅拌10~12 h后进行抽滤。
14、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酮类化合物b为5,6-二氨基-2-(2-丙氧苯基)-4(1h)-嘧啶酮;步骤2)所述化合物a和酮类化合物b的用量比为1 g:(5~5.5)g。
15、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磷酸,按照混合物的0.8~1.2 wt%加入酸性催化剂。
16、作为优选,步骤2)所述缩合于20~30 ℃下,恒温4~7 h。
17、一种稠油降粘剂。
18、在传统的化学降粘法中,利用表面高活性降粘剂进行降粘,后处理过程中还需要破乳,会形成含油污水,对污水二次处理会大大增加成本。为解决此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表面活性的降粘剂,且确保降粘剂自身与稠油分离。
19、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以对叔丁基苯酚、甲醛溶液等原料制备的化合物a能够避免沥青质过度缔合、沉积,或使沥青质缔合体解缔。化合物a由苯酚单元通过亚甲基在酚羟基邻位连接构成,其上缘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下缘-oh能够鳌合和输送阳离子及离子型化合物,且碳链末端多羟基,容易与沥青质以氢键结合,形成空间堆积结构。本专利技术通过苯酚的用量进行调节空腔大小,如果苯酚用量较少,那么一方面会导致空腔中键合位点不足,另一方面导致空腔的构象可变性较差,由于空间位阻,单个油分子不能被空腔完全包络,而当极性相似的分子发生穿插、重叠,降粘剂会对单个油分子进行重叠包络,即等量的降粘剂对稠油降粘的效果变差。不足量的降粘剂显然会导致沥青质呈现较为明显的聚沉现象。如果苯酚用量过多,那么空腔间隙过大,结构稳定性差,导致包络不稳定,降粘剂可能会重新释放油分子。
20、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原料转化率有所增加,但是叔丁基苯酚选择性下降,更容易进一步反应生成更多的副产物,导致产物收率极低,且难以对产物进行有效分离。并且继续升高温度原料转化率并无明显变化,因此,为确保叔丁基苯酚有较高的选择性,本专利技术限定了加热反应的条件。
21、进一步地,通过构建碱性环境对酚羟基进行去质子化反应,在芳环上形成“给电子基”,使得芳环电子云密度升高,利于在脱除叔丁基的同时进行原位硝化引入硝基。显然硝化反应放热强烈,应当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并及时移除热量。并且硝酸浓度不仅决定了硝化反应的速率,还控制硝基的化学连接方式。质量分数低于5 wt%的稀硝酸会导致目标产物收率低,而浓度过高的硝酸也会导致反应物转化率低,得到大量氧化副产物,并放出大量热。由于硝基是吸电子基团,会导致芳环上电子密度减小,从而致钝。
22、再通过催化剂、还原剂将硝基还原为氨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通过5,6-二氨基-2-(2-丙氧苯基)-4(1h)-嘧啶酮对降粘剂分子凹腔处进行改性,丙氧苯基能够促进稠油降粘剂渗透于沥青质分子间,降低其大π键的相互作用,从而破坏沥青质聚集体。同时由于亲油基团、带电荷基团及分子间作用,降粘剂增溶并高效地吸附油分子,宏观上降粘剂自发地接触稠油,快速地分散稠油并高效降粘。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下,羰基与氨基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形成一个中间体,中间体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取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混合并加热反应,再加入碱性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经过离心得到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原位硝化得到白色粉末,随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A;2)混合化合物A和酮类化合物B为混合物,再加入酸性催化剂进行缩合,得到稠油降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按照(1.4~1.8)g:(0.1~0.15)mL:1 mL的用量比进行配制;所述KOH溶液的浓度为0.1~0.2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反应于氮气气氛下,加热至110~120 ℃,恒温1~1.5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性溶液为碳酸钾溶液,以其调节溶液pH值至9~10后进行反应,反应于60~65 ℃的温度下恒温24~25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还原反应的具体过程如下:白色粉末、四氢呋喃按照1 g:(11~13)mL的比例混合,待白色粉末全部溶解,按照每克白色粉末加入75~80 mg钯碳催化剂和0.9~1.1 mL水合肼,搅拌10~12 h后进行抽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酮类化合物B为5,6-二氨基-2-(2-丙氧苯基)-4(1H)-嘧啶酮;步骤2)所述化合物A和酮类化合物B的用量比为1 g:(5~5.5)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酸性催化剂为磷酸,按照混合物的0.8~1.2 wt%加入酸性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缩合于20~30 ℃下,恒温4~7 h。
10.一种由权利要求1至9任一方法所制得的稠油降粘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取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混合并加热反应,再加入碱性溶液进行反应,反应后经过离心得到固体,对所得固体进行原位硝化得到白色粉末,随后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a;2)混合化合物a和酮类化合物b为混合物,再加入酸性催化剂进行缩合,得到稠油降粘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对叔丁基苯酚、koh溶液和甲醛溶液按照(1.4~1.8)g:(0.1~0.15)ml:1 ml的用量比进行配制;所述koh溶液的浓度为0.1~0.2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反应于氮气气氛下,加热至110~120 ℃,恒温1~1.5 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碱性溶液为碳酸钾溶液,以其调节溶液ph值至9~10后进行反应,反应于60~65 ℃的温度下恒温24~25 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原位硝化的具体过程如下:固体、二氯甲烷按照1 g:(4~6)ml的比例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宜新,倪江泉,伊文见,赵玉建,何勇,关宁,王娅媛,董悦,张航,丁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克拉玛依双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