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尤其是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
技术介绍
1、中红外2.79μm波段激光由于刚好处于水分子和羟基磷灰石的强吸收峰区域,由于其波长的特殊性,在生物医疗、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在生物医疗领域,可柔性传输激光的载体是2.79μm的医用激光器件研究的热点。传统的2.79μm的er,cr:ysgg医用固体激光器的传输采用多反射镜片组构成的导光臂,其多关节处数个镜片对光束大角度的反射造成传输损耗较大,较大尺寸的刚性结构也难以实现口腔、鼻腔等狭窄空间内光载体在小弯曲半径下任意方位的灵活操作,无法满足临床需要。所以,导光臂作为传输2.79μm波段激光的载体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采用光纤传输2.79μm波段激光不仅确保了柔性传输还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且光纤较好的弯曲特性也能为医务提供更安全的保障。由于中红外光纤配合中红外激光器可以大大提高激光器使用的灵活性,因此中红外光纤将逐渐替代导光臂。
2、可传输中红外2.79μm波段激光的实芯光纤有sio2光纤、zblan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4)和N个分别内切于所述外套管(4)内壁的反谐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N个反谐振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套管(4)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外套管(4)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反谐振单元,反谐振单元之间的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此M个毛细管的壁厚t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4)和n个分别内切于所述外套管(4)内壁的反谐振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n个反谐振单元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套管(4)的内壁上,并与所述外套管(4)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六个反谐振单元,反谐振单元之间的角度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此m个毛细管的壁厚t相等,且壁厚t小于光纤的工作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壁厚t满足反谐振反射波导的原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红外激光传输的双嵌套反谐振空芯光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谐振单元由两个不同直径的毛细管依次嵌套而成,分别为位于外层的毛细管包层(1)和位于内层的毛细管嵌套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磊,江海河,王礼,程庭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