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865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包括:筒体底端转动连接钻头,筒体内设有隔板,隔板上方筒体上相对设有两个通孔,筒体内钻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隔板,并转动连接在隔板上,两个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在筒体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分别穿出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管的端部,传动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隔板上,传动组件与转轴相连接,主动轮的转动轴上设有与传动组件相连接的传动带,该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无需借助水力等外力作用,在套管下入过程遇阻时继续推动套管下行,即可使钻头高速转动,以达到引导套管通过的目的,辅助工具作业过程简单且经济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勘探开发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


技术介绍

1、在常规石油天然气钻井过程中,由于各地的地层地质特点,常会出现井眼缩径、井壁坍塌、钻井中钻具造成的键槽和井漏等井下复杂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钻井完成后实施下套管固井时,就会在一些井中遇阻卡,有的甚至套管不能下入到预定深度等问题,发生这些情况时,就会造成施工不能达到工程设计的要求,有的还会出现下套管过程的安全事故,导致作业风险增大、成本上升及施工周期延长等后果;现有下套管的方式是:钻台上由吊卡,下完一根套管后,套管卡在吊卡下,这时用吊环将另外一根套管下至吊卡内,旋紧套管螺纹,松开吊卡,再下套管,以此类推,将套管下到设计的层位。

2、在现有技术中解决套管下入困难的辅助套管下入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带有叶轮或涡轮下端连接钻头的装置,该类装置利用水力驱动叶轮或涡轮旋转,从而带动所连接钻头旋转以达到通井的目的,装置在工作时需向井内泵入高压液体才能实现钻头的旋转通井,使用成本高昂。另一种是可以自驱转动的辅助工具,该辅助工具的主要是利用内螺纹管以及设至在内螺纹管种携带钻头的外螺纹杆,进而辅助工具纵向的直线运动转为钻头的转动,从而通过遇阻段,这种辅助工具虽然相比于带有叶轮的通井装置使用起来成本有所降低,但在通井口过程种若遇到较为坚固缩径或砂桥会给与钻头较大的阻力,使得钻头难以旋转,进而导致通井效果差,需要频繁多次的提拉套管,才能完成通井工作,以至于作业过程复杂,难以高效地起到辅助套管下入的作用。

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该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无需借助水力等外力作用,在套管下入过程遇阻时继续推动套管下行,即可使钻头高速转动,以达到引导套管通过的目的,该套管下入工具作业过程简单且经济高效,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底端转动连接有钻头,还包括:

3、自驱组件,包括:两个支撑管、两个主动轮和传动组件,所述筒体内设有隔板,隔板上方筒体上相对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钻头顶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隔板,并转动连接在隔板上,两个所述支撑管一端连接在筒体的内壁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分别穿出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主动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管的端部,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隔板上,传动组件分别与转轴和两个所述主动轮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于驱带动转轴转动。

4、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支撑管的端部铰接在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筒体的顶端上下活动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内设有与筒体相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连接管的底端相对设有两个支撑管相铰接的推杆,所述筒体的底端上下活动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设有与筒体相连接的第二弹簧。

5、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管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扶正器,所述活动管上设有多个条形孔。

6、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壳体、第一锥齿轮和两个第二锥齿轮,所述壳体设置在隔板顶端,转轴穿入至壳体内,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壳体内转轴上,所述壳体的前后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分别设置在壳体内前后侧壁的传动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主动轮的转动轴上以及传动轴上均设有带轮,所述带轮上套装有传动带。

7、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拉力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

8、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通孔呈倒八字形,两个所述支撑管呈倒八字形设置在两个所述通孔内,两个所述支撑管的收缩宽度小于扶正器的横向宽度。

9、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主动轮的周向均布有多个锥形体,两个所述的主动轮上的锥形体与钻井的内壁相贴合。

10、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带轮为齿形带轮,所述传动带为与齿形带动相啮合的齿形带,所述传动带位于支撑管内。

11、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筒体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底端到筒体底端的距离等于活动管的长度,所述活动管的底部呈朝向筒体倾斜的斜面。

12、在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内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用于与套管相连接,两个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支撑管相连接的橡胶隔膜。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该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在作业时无需借助水力等外力作用,在套管下入过程遇阻时继续推动套管下行即可通过设置与钻井内壁相贴合的主动轮,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钻头进行转动,进而引导套管通过的目的。且由主动轮间接带动的钻头,相比于传统的内螺纹管与携带钻头的外螺纹杆式的自驱组件,同等下降距离钻头的转动圈速更多,作用时间更长,进而使得该套管下入工具作业过程无需频繁多次的提拉套管,便可完成通井工作,整个作业过程更为简单且经济高效。并且在顺利通过遇阻阶段后,该下入工具依靠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主动轮进行收缩,使得下入工具在未遇阻时,能够顺利随套管下入,再次遇阻时可继续工作,其工作方式简便易操作,工具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有钻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管(21)的端部铰接在筒体(1)的内壁上,所述筒体(1)的顶端上下活动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内设有与筒体(1)相连接的第一弹簧(31),所述连接管(3)的底端相对设有两个支撑管(21)相铰接的推杆(32),所述筒体(1)的底端上下活动连接有活动管(4),所述活动管(4)内设有与筒体(1)相连接的第二弹簧(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4)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扶正器(42),所述活动管(4)上设有多个条形孔(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3)包括:壳体(231)、第一锥齿轮(232)和两个第二锥齿轮(233),所述壳体(231)设置在隔板(111)顶端,转轴(121)穿入至壳体(231)内,所述第一锥齿轮(232)设置在壳体(231)内转轴(121)上,所述壳体(231)的前后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34),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33)分别设置在壳体(231)内前后侧壁的传动轴(234)上,第二锥齿轮(233)与第一锥齿轮(232)相啮合,所述主动轮(22)的转动轴上以及传动轴(234)上均设有带轮(222),所述带轮(222)上套装有传动带(22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31)和第二弹簧(41)均为拉力弹簧,所述第二弹簧(41)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3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通孔(112)呈倒八字形,两个所述支撑管(21)呈倒八字形设置在两个所述通孔(112)内,两个所述支撑管(21)的收缩宽度小于扶正器(42)的横向宽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主动轮(22)的周向均布有多个锥形体,两个所述的主动轮(22)上的锥形体与钻井的内壁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222)为齿形带轮,所述传动带(221)为与齿形带动相啮合的齿形带,所述传动带(221)位于支撑管(21)内。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上设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底端到筒体(1)底端的距离等于活动管(4)的长度,所述活动管(4)的底部呈朝向筒体(1)倾斜的斜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内设有上接头,所述上接头用于与套管相连接,两个所述通孔(112)内设有与支撑管(21)相连接的橡胶隔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底端转动连接有钻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管(21)的端部铰接在筒体(1)的内壁上,所述筒体(1)的顶端上下活动连接有连接管(3),连接管(3)内设有与筒体(1)相连接的第一弹簧(31),所述连接管(3)的底端相对设有两个支撑管(21)相铰接的推杆(32),所述筒体(1)的底端上下活动连接有活动管(4),所述活动管(4)内设有与筒体(1)相连接的第二弹簧(4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管(4)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扶正器(42),所述活动管(4)上设有多个条形孔(4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旋转套管下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3)包括:壳体(231)、第一锥齿轮(232)和两个第二锥齿轮(233),所述壳体(231)设置在隔板(111)顶端,转轴(121)穿入至壳体(231)内,所述第一锥齿轮(232)设置在壳体(231)内转轴(121)上,所述壳体(231)的前后侧壁上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234),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233)分别设置在壳体(231)内前后侧壁的传动轴(234)上,第二锥齿轮(233)与第一锥齿轮(232)相啮合,所述主动轮(22)的转动轴上以及传动轴(234)上均设有带轮(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陈渝泯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昂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