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并网变流器调节能力的广域阻尼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维持小干扰功角振荡模式具有足够的阻尼对于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功角振荡模式的阻尼主要由电力系统稳定器和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设备提供。随着风电、光伏和储能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通过并网变流器接入电网的能源也被用来向电网提供阻尼支撑。并网变流器具有控制灵活、响应速度快的特点,为小扰动同步稳定的优化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2、在实际应用中,并网变流器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阻尼支撑取决于能源侧是否具有足够的调节能力。在能源侧调节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并网变流器向电网输出的功率通常会受到能源侧最大可调功率的直接限制。这种刚性限制方法势必会削弱并网变流器的阻尼支撑能力,因此,有必要考虑小扰动稳定提升和并网变流器实际输出之间的权衡。
3、不断投入使用的并网变流器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更多灵活性,因为阻尼支撑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并网变流器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并网变流器所连接的能源资源的调节能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设计控制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并网变流器调节能力的广域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并网变流器作为功率源,建立含并网变流器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所述小干扰稳定模型,构建以模态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权重矩阵为待优化变量,以关键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和并网变流器调节能力作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模态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最优权重矩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并网变流器调节能力的广域阻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将并网变流器作为功率源,建立含并网变流器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所述小干扰稳定模型,构建以模态线性二次型调节器权重矩阵为待优化变量,以关键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和并网变流器调节能力作为约束的优化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优化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模态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最优权重矩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鹏,张海燕,许庆,潘学萍,孙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