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及其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2838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及其切换方法,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多条沿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包括偶数行扫描线和奇数行扫描线,用于输出扫描信号给每一行的像素单元,多条沿列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偶数列数据线和奇数列数据线,用于输出数据信号给每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双驱动结构包括驱动切换模块,驱动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的第一驱动架构与第二驱动架构的切换。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显示面板中的驱动切换,弥补单种驱动架构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面板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及其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1、液晶显示装置中,施加在液晶分子的驱动电压必须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反转,用以避免液晶材料产生极化而造成永久性的破坏,也用以避免图像残存效应。因此,提出了各种极性反转方法,包括有:帧反转、行反转、列反转和点反转。其中帧翻转、行翻转、列翻转因为大面积同一极性,当vcom电压偏移,导致正负极性不对称。会使画面出现明显的抖动。而点反转能很好解决画面闪烁,但是又会导致屏幕急剧增加。

2、目前lcd显示器的架构主要分为strip架构与flip架构。strip架构为同一列相同颜色的sub pixel为一条data线传输像素信息,这种架构下,列翻转会使这一列pixel对这一列的vcom拉扯严重而使画面容易出现棉线闪烁,进而出现明显的cross talk(串扰)等现象。而flip架构可以用列翻转实现点翻转,能同时解决画面闪烁与功耗问题,但是面对目前大尺寸高刷新显示器,又会因为充电不足而导致画面出现亮暗线。

3、因此,面板strip和flip驱动架构各有各的优缺点,这两种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多条沿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包括偶数行扫描线和奇数行扫描线,用于输出扫描信号给每一行的所述像素单元;多条沿列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偶数列数据线和奇数列数据线,用于输出数据信号给每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包括驱动切换模块,所述驱动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的第一驱动架构与第二驱动架构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模块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架构中增加与所述偶数行扫描线或所述奇数行扫描线对应的多条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多条沿行方向排布的扫描线,所述扫描线包括偶数行扫描线和奇数行扫描线,用于输出扫描信号给每一行的所述像素单元;多条沿列方向排布的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偶数列数据线和奇数列数据线,用于输出数据信号给每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包括驱动切换模块,所述驱动切换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的第一驱动架构与第二驱动架构的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模块包括在所述第一驱动架构中增加与所述偶数行扫描线或所述奇数行扫描线对应的多条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扫描线将偶数行或奇数行的所述像素单元与当前列的下一列的所述数据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数据线向前一列的所述像素单元传输数据电压,以实现所述第一驱动架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架构的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切换模块包括多个第一切换单元,每个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偶数行扫描线以及与所述偶数行扫描线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用于控制向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偶数行扫描线传输扫描信号;或连接所述奇数行扫描线以及与所述奇数行扫描线相对应的第一扫描线,用于控制向所述第一扫描线或所述奇数行扫描线传输扫描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双驱动架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同一扫描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偶数行扫描线或所述奇数行扫描线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通过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通/断来实现所述扫描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平周满城叶利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