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纳米纤维基柔性触觉-温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281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纳米纤维基柔性触觉‑温度传感器。所述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包括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得到亲水薄膜及喷涂于亲水薄膜一侧表面的疏水涂层;所述触觉‑温度传感器包括作为纳米纤维薄膜基底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并排设于疏水涂层侧上的叉指形压力电极和蛇形温度电极、覆盖于电极上的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得到的电介质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触觉‑温度传感器采用亲水薄膜‑疏水涂层结构,亲水侧贴皮肤,吸收汗液并扩散,利于汗液蒸发;疏水侧阻隔汗液,还可让湿气分子自由通过,实现快速排汗,保护构建于其上的传感结构;同时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贴附性、皮肤跟随性;还可实现压力、体温双参数监测,二者互不干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传感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纳米纤维基柔性触觉-温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1、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发展,智能传感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柔性传感器可以将外界刺激转换为电信号,为可穿戴设备实时提供关键信息,吸引了很多研究学者的注意。

2、现有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压力、切向力、温度、湿度、速度等多种信息,但是研究多集中于单个物理参数的检测,缺少集多个测量参数于一体的多功能传感器。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发多功能传感器,如能够同时检测压力和温度的双功能传感器。

3、现有的触觉-温度传感器制备方法主要分为直接集成法和解耦法两种。直接集成法是将触觉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平面铺展或层层堆叠的方式集成于一体,传感信号之间耦合程度低,信号误差小,但直接集成法制作的传感器存在制造工艺复杂,且使用的工艺需要兼容的问题。解耦法采用了对触觉和温度刺激均敏感的单一传感器,通过传感材料设计或信号检测技术来区分触觉信号和温度信号,实现触觉信号和温度信号的同时测量,但对触觉和温度的同时监测,大多是由材料的特性决定的,信号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得到亲水薄膜及喷涂于所述亲水薄膜一侧表面的疏水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薄膜的材料为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疏水涂层的材料为硬脂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薄膜的厚度为0.025~0.3mm,所述疏水涂层厚度为0.001mm~0.05mm;所述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厚度为0.025~0.35mm。

4.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静电纺丝方式制备得到亲水薄膜及喷涂于所述亲水薄膜一侧表面的疏水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薄膜的材料为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所述疏水涂层的材料为硬脂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薄膜的厚度为0.025~0.3mm,所述疏水涂层厚度为0.001mm~0.05mm;所述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厚度为0.025~0.35mm。

4.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疏水材料为硬脂酸;溶剂a为去离子水;疏水材料溶液中硬脂酸的浓度为0.1wt%-1wt%;

6.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吸排汗纳米纤维薄膜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在柔性传感器中的应用。

7.一种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垂舟李语瑞王鹏刘腾郭士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