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258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7:53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防水卷材包括基布层、粘合涂层、酮乙烯酯树脂层;粘合涂层设置于所述基布层的正反面,酮乙烯树脂层设置在粘合涂层的表面;基布层为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粘合涂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酮乙烯酯、聚氯乙烯、稳定剂和大豆油。本申请防水卷材不同于常规高分子防水卷材,其以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为基布层,采用适宜的粘合剂和酮乙烯酯树脂通过热压技术形成多层复合结构,使基布层正反面均具备防水体系,兼具优异的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于一体,整体轻薄柔软坚韧,不易发生剥离现象而渗漏,施工便捷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防水卷材,具体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现有高分子卷材采用单层防水体系,以玻璃纤维、聚酯纤维无纺布为基本层或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为基料。玻璃纤维长期接触导致人体呼吸道、皮肤、眼部刺激甚至提高患癌风险;聚酯纤维无纺布抗穿刺性、抗拉性能差,所以卷材整体的力学性能差、粘结性差、与基层完全粘结困难。由于现有高分子卷材整体厚度大于3.5mm,导致使用不方便,柔韧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使得所述防水卷材厚度在0.8-0.9mm的前提下实现多层复合结构,使基布层正反面均具备防水体系,兼具优异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于一体,且整体轻薄柔韧。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上述目的,作为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基布层、粘合涂层、酮乙烯酯树脂层;所述粘合涂层设置于所述基布层的正反面,所述酮乙烯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粘合涂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为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所述粘合涂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的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酮乙烯酯、聚氯乙烯、稳定剂和大豆油。

3、可选地,所述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通过聚酯纤维在经编针织结构基础上嵌入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

4、可选地,所述粘合涂层包括80-94w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8wt.%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1-2wt.%硅烷偶联剂。

<p>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为双二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6、可选地,所述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31-45.5wt.%酮乙烯酯、45.5-62wt.%聚氯乙烯、3.5-4.5wt.%钙锌稳定剂和3.5-4.5wt.%环氧大豆油。

7、进一步可选地,酮乙烯脂:聚氯乙烯质量比≥1:2,酮乙烯酯树脂层厚度为0.23-0.50mm。

8、作为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9、步骤1、将基布用丙酮冲洗去除表面有机物杂质后烘干,置于粘合剂中浸渍;

10、步骤2、将浸渍后的基布在压辊上进行浸轧,然后烘干;

11、步骤3、将酮乙烯酯树脂置于烘干后的基布表面进行压延,获得所述防水卷材。

12、可选地,所述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

13、可选地,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30-150℃,时间为40-60min。

14、可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的温度为145-165℃,时间为120-180s。

15、本申请的防水卷材不同于常规高分子防水卷材,其以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为基布层,采用适宜的粘合剂和酮乙烯酯树脂通过热压技术形成多层复合结构,使基布层正反面均具备防水体系,兼具优异的防水性能和力学性能于一体,整体轻薄柔软坚韧,不易发生剥离现象而渗漏,施工便捷高效,除屋顶防水系统外,还满足室外地面,暗挖隧道等地下防水系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粘合涂层、酮乙烯树脂层;所述粘合涂层设置于所述基布层的正反面,所述酮乙烯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粘合涂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为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所述粘合涂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的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酮乙烯酯、聚氯乙烯、稳定剂和大豆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通过聚酯纤维在经编针织结构基础上嵌入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涂层包括80-94w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8wt.%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1-2wt.%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为双二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31-45.5wt.%酮乙烯酯、45.5-62wt.%聚氯乙烯、3.5-4.5wt.%钙锌稳定剂和3.5-4.5wt.%环氧大豆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酮乙烯脂:聚氯乙烯质量比≥1:2,酮乙烯酯树脂层厚度为0.23-0.50mm。

7.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温度为130-150℃,时间为40-6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延的温度为145-165℃,时间为120-180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粘合涂层、酮乙烯树脂层;所述粘合涂层设置于所述基布层的正反面,所述酮乙烯树脂层设置在所述粘合涂层的表面;所述基布层为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所述粘合涂层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所述的酮乙烯酯树脂层包括酮乙烯酯、聚氯乙烯、稳定剂和大豆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织针织混编结构织物通过聚酯纤维在经编针织结构基础上嵌入经纱和纬纱织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涂层包括80-94wt.%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8wt.%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和1-2wt.%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烷基过氧化物交联剂为双二五,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媛媛高龙彭松姜逸飞彭智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诗睿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