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150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钛合金棒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包括锻造机本体、锻锤和锻造台,锻锤底端固定有安装框,安装框上贯穿有往复丝杠,往复丝杠一端固定有伺服电机,安装框底部设置有往复移动座,安装框底部两侧固定有填充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锻造过程中,锤锻板往复移动的同时带动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在锤锻板和锻造台之间往复滚动,将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搓成需要锻造成的圆柱状,不需要多次反复加热锤段,提高加工效率,并且保证经过往复移动座以及锻造台配合塑造成型的钛合金金属棒初步具有良好的同轴度,保证加工出的钛合金棒的质量,降低再次加工的难度和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棒加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1、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2、目前,市场上钛合金棒的锻造,大都是使用锻造机将钛合金铸锭加热至β相变点温度以上的钛合金铸锭反复锤锻至近乎圆柱状,然后,通过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成钛合金棒。在使用锻造机对钛合金铸锭进行锻造时,由于加热后的钛合金铸锭与周围环境空气接触,在锻造过程中热量散失很快,锻造一段时间后需要再次进行加热后才能继续锻造,如此反复多次锻造、加热,不仅耗费时间长、加工效率低,而且反复加热能耗也大;此外,锻造后初步成形的钛合金棒其同轴度较差,存在较大的棱角,在机床上进行切削时很容易因受力不均或进刀量较大而损坏刀具甚至机床。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及其锻造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包括锻造机本体和设置在锻造机本体上的锻锤、锻造台,所述锻造台移动安装在锻造机本体上,所述锻锤底端固定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贯穿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位于安装框外部的一端固定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框底部设置有与往复丝杠传动连接的往复移动座,所述安装框底部两侧且位于往复移动座上方的位置固定有与往复移动座滑动接触的填充件。

4、所述往复移动座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部固定有与往复丝杠传动连接的驱动板,所述固定座底部通过安装螺栓卡接有锤锻板。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锻造机本体上且位于锻造台下方的位置贯穿有丝杆,所述丝杆位于锻造机本体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调节轮,所述锻造台底部固定有与丝杆传动连接的驱动块。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锻造台上贯穿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加热棒,所述锻造台上开设有与加热棒配合的加热孔,所述锻造台底部设置有与丝杆轴线平行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锻造机本体上开设有与驱动块配合的导槽,所述锻造机本体上固定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条。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锻造机本体上且位于锻造台两侧的位置均固定有导风槽,所述导风槽一端固定有高温导气管,所述导风槽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所述导风槽的圆弧段与高温导气管连通,所述导风槽的直线段沿圆弧段的切线方向朝向锻造台倾斜设置,所述导风槽的直线段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框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与往复丝杠转动连接的端盖,所述安装框内固定有与驱动板配合的倒u形加强块,所述安装框底部两侧开设有与填充件连接的u形卡槽。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填充件包括横截面呈z字形的填充板,所述填充板顶部固定有与u形卡槽配合的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上套设有底端抵紧在安装框侧顶部的紧固螺栓。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锤锻板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固定座底部开设有与锤锻板配合的凸字形卡槽,所述固定座两端开设有与安装螺栓配合的内螺纹通孔。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框底部端面开设有与填充件配合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框内腔且与驱动板配合的移动槽。

12、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首先通过安装在锻造台上的加热棒对锻造台进行加热,然后将经过加热至相变点温度(指发生相变温度值;钛合金中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主要分为α稳定元素和β稳定元索;α稳定元素提高相变点,β稳定元素降低相变点,因此钛合金的相变点与合金成分有密切关系)以上的钛合金铸锭放置在加热后的锻造台上;

14、步骤二:将启动锻造机本体带动锻锤、安装框、往复移动座向下进行往复移动,对钛合金铸锭进行初步的拔长锻造;

15、步骤三:待步骤二中的钛合金铸锭被初步拔长锻造至外形初具圆柱状时,将钛合金铸锭投入到炉中再加热相变点温度以上;

16、步骤四:将外形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再加热后,取出放置在锻造台上,通过控制锻造机本体带动安装在安装框上的往复移动座向下运动,并使得往复移动座中的锤锻板紧贴再加热的钛合金铸锭,并施加能够使得再加热的钛合金铸锭发生形变的力;

17、步骤五: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往复丝杠转动,从而通过驱动板带动整个往复移动座在安装框下方往复移动;

18、步骤六:锤锻板将再加热的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抵紧在锻造台上,锤锻板往复移动的同时带动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在锤锻板和锻造台之间往复滚动,将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搓成需要锻造的圆柱状。

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20、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传统的锻造机进行改进,在锻锤底部安装能够往复移动的往复移动座,在锻造过程中,通过伺服电机、往复丝杠、驱动板的配合,带动整个往复移动座在安装框下方往复移动;锤锻板将再加热的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抵紧在锻造台上,锤锻板往复移动的同时带动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在锤锻板和锻造台之间往复滚动,将初具圆柱状的钛合金铸锭搓成需要锻造成的圆柱状,不需要多次反复加热锤段,提高加工效率,并且保证经过往复移动座以及锻造台配合塑造成型的钛合金金属棒初步具有良好的同轴度,保证加工出的钛合金棒的质量,降低再次加工的难度和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1、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与锻造台传动连接的丝杆,在使用时调节轮能够使得锻造台在锻造机本体上进行前后移动,从而在钛合金铸锭在锻造过程中变长时能够通过调整锻造台的位置,使得不同位置的钛合金铸锭能够处于锤锻板的正下方,保证对钛合金铸锭的锻造效果。

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锻造台两侧的位置固定带有高温导气管的导风槽,通过高温导气管向导风槽中通入高温空气,高温的空气从导风槽中喷出后在锻造台两侧形成风墙,喷出的高温空气对周围空气进行加热的同时减少正在被锻造的钛合金铸锭温度的散失,保证其良好的塑造性,减少在锻造过程中的加热次所,提高锻造加工效率,同时,形成的风墙能够有效阻挡两侧灰尘等杂质对正在锻造塑性的钛合金件造成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包括锻造机本体(1)和设置在锻造机本体(1)上的锻锤(101)、锻造台(2),所述锻造台(2)移动安装在锻造机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且位于锻造台(2)下方的位置贯穿有丝杆(7),所述丝杆(7)位于锻造机本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调节轮(8),所述锻造台(2)底部固定有与丝杆(7)传动连接的驱动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台(2)上贯穿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加热棒(9),所述锻造台(2)上开设有与加热棒(9)配合的加热孔(202),所述锻造台(2)底部设置有与丝杆(7)轴线平行设置的限位槽(203),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开设有与驱动块(201)配合的导槽(103),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固定有与限位槽(203)配合的限位条(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且位于锻造台(2)两侧的位置均固定有导风槽(10),所述导风槽(10)一端固定有高温导气管(11),所述导风槽(10)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所述导风槽(10)的圆弧段与高温导气管(11)连通,所述导风槽(10)的直线段沿圆弧段的切线方向朝向锻造台(2)倾斜设置,所述导风槽(10)的直线段倾斜角度在3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02)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与往复丝杠(3)转动连接的端盖(12),所述安装框(102)内固定有与驱动板(502)配合的倒U形加强块(105),所述安装框(102)底部两侧开设有与填充件(6)连接的U形卡槽(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6)包括横截面呈Z字形的填充板(601),所述填充板(601)顶部固定有与U形卡槽(106)配合的紧固螺杆(602),所述紧固螺杆(602)上套设有底端抵紧在安装框(102)侧顶部的紧固螺栓(6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锤锻板(504)横截面呈凸字形结构,所述固定座(501)底部开设有与锤锻板(504)配合的凸字形卡槽(505),所述固定座(501)两端开设有与安装螺栓(503)配合的内螺纹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102)底部端面开设有与填充件(6)配合的安装槽(107),所述安装槽(107)上开设有连通安装框(102)内腔且与驱动板(502)配合的移动槽(108)。

9.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包括锻造机本体(1)和设置在锻造机本体(1)上的锻锤(101)、锻造台(2),所述锻造台(2)移动安装在锻造机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且位于锻造台(2)下方的位置贯穿有丝杆(7),所述丝杆(7)位于锻造机本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有调节轮(8),所述锻造台(2)底部固定有与丝杆(7)传动连接的驱动块(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台(2)上贯穿有若干交错设置的加热棒(9),所述锻造台(2)上开设有与加热棒(9)配合的加热孔(202),所述锻造台(2)底部设置有与丝杆(7)轴线平行设置的限位槽(203),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开设有与驱动块(201)配合的导槽(103),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固定有与限位槽(203)配合的限位条(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钛合金棒的锻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锻造机本体(1)上且位于锻造台(2)两侧的位置均固定有导风槽(10),所述导风槽(10)一端固定有高温导气管(11),所述导风槽(10)由圆弧段和直线段构成,所述导风槽(10)的圆弧段与高温导气管(11)连通,所述导风槽(10)的直线段沿圆弧段的切线方向朝向锻造台(2)倾斜设置,所述导风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王博李军营温建海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成航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