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138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热塑性弹性体、改性S iO<subgt;2</subgt;复合增韧粒子;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添加剂技术领域。该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通过纳米S iO<subgt;2</subgt;所具有的纳米材料的界面性能和体积效应,在聚合物改性中能同时起到增强和增韧的目的;另一方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添加,其与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使增韧的聚合物粒子较好的分散,有利于提高对聚丙烯增韧的增韧效果;且通过热塑性弹性体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对聚丙烯增韧的同时,还可提高其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添加剂,具体为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参考中国专利一种聚丙烯增容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公告号:cn108623749a),所述pp增容增韧剂由热塑性弹性体、均聚聚丙烯和马来酸酐衍生物制备而成,其中,马来酸酐衍生物由马来酸酐和己二胺等二元胺反应生成,该技术方案可以明显改善pp/poe的相容性,既可在大幅度提升pp韧性的同时,保留其强度和刚性,且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参考中国专利一种聚丙烯增韧的方法(公告号:cn201510532426.6),其先将增韧剂支化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和聚丙烯以质量比为(5~20):(95~80),在密炼机中,于150℃~220℃温度下混炼,转速为30~60rpm,时间为5~30min,制成预混料;再在预混料中加入抗氧剂和润滑剂,进一步混炼5~30min;最后进行双螺杆挤出、造粒,得到增韧聚丙烯成品,该技术方案采用的支化聚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在10000~600000之间,分子量分布在2.0~4.0,支化度为40~80/1000c,该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得到的增韧聚丙烯冲击强度可提高5-13倍,拉伸强度下降幅度小于10%,可用于薄膜材料和模压材料。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对pp带的韧性都进行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却导致其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因此,上述上述方案在实施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p>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热塑性弹性体、改性s io2复合增韧粒子。

5、优选的,所述改性s i o2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为:

6、1)、将10g的偶联剂、20ml的水以及10ml的乙醇溶液进行超声25-35分钟,然后用0.1mol/l的盐酸调节ph至3-4,得到混合液一;

7、2)、另取5g的s i o2、20ml的水以及10ml的溶液,进行超声分散10-15分钟,然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并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液二;

8、3)、在氮气保护下,向混合液二中缓慢滴加混合液一,且在滴加完成后,保温24小时;

9、4)、进行离心、乙醇清洗、烘干,备用;

10、5)、将1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0ml的去离子水以及5g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得到壳层预乳化液;

11、6)、另取20ml的去离子水、5g的十二烷基磺酸钠以及10g的纳米s io2,水浴加热;

12、7)、在氮气保护下滴加至壳层顶乳化液中,且在滴加完成后,保温0.5h,然后等待冷却至室温;

13、8)、冷冻破乳,洗涤抽虑,真空干燥箱干燥,粉碎后得改性s io2复合增韧粒子。

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选自三氯乙烯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三氯丙烯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16、优选的,所述。

1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超声分散在室温下进行,且水浴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350-450r/min,搅拌时间为8-12分钟。

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时间不超过1.5小时,所述步骤7)中的滴加时间不超过1小时。

1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温度为55-65℃,所述步骤6)中水浴加热至70℃。

20、优选的,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的聚氯乙烯、8g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及2g的有机锡倒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10分钟;然后倒入双辊混炼机中,并在常温下进行塑炼,即可制备得热塑性弹性体。

21、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2、s1、将热塑性弹性体以及改性s io2复合增韧粒子按质量比为(0.8-2):(4-1),置于密炼机中进行混炼;

23、s2、然后进行双螺杆挤出,即得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

24、(三)有益效果

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方面通过纳米s i o2所具有的纳米材料的界面性能和体积效应,在聚合物改性中能同时起到增强和增韧的目的;另一方面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添加,其与聚丙烯有较好的相容性,可以使增韧的聚合物粒子较好的分散,有利于提高对聚丙烯增韧的增韧效果;且通过热塑性弹性体的配合使用,使得在对聚丙烯增韧的同时,还可提高其机械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热塑性弹性体、改性SiO2复合增韧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SiO2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选自三氯乙烯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三氯丙烯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超声分散在室温下进行,且水浴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350-450r/min,搅拌时间为8-12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滴加时间不超过1.5小时,所述步骤7)中的滴加时间不超过1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烘干温度为55-65℃,所述步骤6)中水浴加热至70℃。</p>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为:将10g的聚氯乙烯、8g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以及2g的有机锡倒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10分钟;然后倒入双辊混炼机中,并在常温下进行塑炼,即可制备得热塑性弹性体。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热塑性弹性体、改性sio2复合增韧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sio2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选自三氯乙烯基硅烷、三乙氧基乙烯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硅烷、三氯丙烯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p带用增强增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超声分散在室温下进行,且水浴温度为50℃,搅拌速率为350-450r/min,搅拌时间为8-12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剑泮俊何亚丹徐宇涛洪凌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唯德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