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量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1206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普通的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技术存在的灵敏度不易控制、强度不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弹性强度高且安装方便的重量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有弹性体和压头组成,所述的弹性体呈圆柱形包括中心的承重部和外围带有防水孔的固定部,承重部为顶面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的圆柱体,弹性体的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压头由上下两个同心圆板组成,下端圆板的下底面开有与弹性体上端相配合的凹槽,弹性体和压头均一体成型,压头与弹性体套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弹性体的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灵敏度易于控制;弹性体与压头套接,安装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感应物体重量的传感器,具体的说,关于一种称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一般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一般由中间的横梁和两端的固定部组成,横梁为重量的 承载体,现有技术中,横梁的上表面与固定部的上表面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限制了传感器 的灵敏度,为了使传感器的灵敏度高,则需要控制横梁的厚度,进而又影响到弹性的强度不 足等问题。中国专利局于2004年9月1日公告了公告号为CN2638043Y的专利,名称为防 潮、防尘的重量传感器装置,它包括基座、以及放置在基座上的载荷传感器、钢球和钢球承 载座,钢球承载座包括上端承载座和下端承载座,下端承载轴安装在载荷传感器顶部,且上 端承载座与下端承载座上、下夹持放置钢球,保持钢球与上、下承载座相接触滚动关系,并 在该上、下端承载座之间外围处紧密地套设一中空的挠性构件,这样钢球避免与外界接触, 防止灰尘进入影响到测量精度,该重量传感器装置通过钢球传递重量信号,保持较高的测 量精度,但由于所需的零件较多,且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 现有普通的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技术存在的灵敏度不易 控制、强度不足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灵敏度高、弹性强度高且安装方便的重量传感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重量传感器,主要有弹性体和压头组成,所述 的弹性体呈圆柱形,弹性体包括中心的承重部和外围带有防水孔的固定部,承重部和外围 固定部一体成型,承重部为顶面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的圆柱体,固定部与承重部侧面等 高,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压头由上下两个同心圆板组成,下端圆板的下底面开 有与弹性体上端相配合的凹槽,压头一体成型,压头与弹性体套接。弹性体的承重面高于外 围的固定部,同时承重面为球形弧面增大受力面积,有利于提高重量传感器的精度,压头与 弹性体套接,安装或拆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体的上下端面在承重部和固定部之间连接处分别开有圆环 形凹槽,易于控制传感器的灵敏度。所述的弹性体的承重部的下端面与弹性体下端的凹槽的上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这样使得承重部的下端面较固定部的下端面高,有利于提高弹性体的灵敏度。所述的弹性体于承重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处至少开有4个竖直通孔,弹性体呈 轮辐式结构。固定部和承重部之间连接处形成辐条,辐条的侧面为应变区,感应切应力。所述弹性体的固定部与压头的外径相同,所述的固定部和压头的表面上均开有若 干个相对应的安装孔,方便重量传感器安装或固定。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弹性体的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灵敏 度易于控制;弹性体与压头套接,安装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的右视图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的一种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弹性体的一种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弹性体图2中的A-A剖的一种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压头的一种的半剖示意图;图中1、承重部,2、固定部,3、辐条,4、安装孔,5、圆环形凹槽,6、防水孔,7、防水接 头,8、凹槽,9、弹性体,10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重量传感器(参加附图1、2),由压头10和带有防水接头7的弹性体 9组成。弹性体9,由中间的承重部1和外围的固定部2组成(参见附图3、4、5),承重部1 由一个顶面呈球面的圆柱体构成,固定部2呈圆环形,承重部1的圆柱体的侧面高度与固定 部2的高度相同,弹性体的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弹性体9的上下端面在承重部 1和固定部2的连接处分别开有圆环形凹槽5 (参见附图3、5),承重部1的下底面与弹性体 9下端面的圆环形凹槽5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上(参见附图5),承重部1和固定部2的连 接处均勻的开有4个竖直通孔,连接处形成4根辐条3,承重部1和固定部2之间通过4根 辐条3连接(参加附图4),弹性体9呈轮辐式结构,固定部2外侧面的下端开有水平的防 水孔6 (参加附图5);压头10由上下两个同轴圆板组成,且上大下小,下端圆板的下表面开 有凹槽8,凹槽8与弹性体9的承重部1的上端形状相吻合(参见附图6);弹性体9和压头 10均一体成型,压头10上端圆板的外径与弹性体9的固定部2的外径相同,且压头10和弹 性体9上均开有4个相对应的安装孔4 (参加附图1),压头10与弹性体9套接,防水接头7 安装在弹性体9下端的防水孔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量传感器,主要有弹性体和压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呈圆柱形,弹性体包括中心的承重部和外围带有防水孔的固定部,承重部和外围固定部一体成型,承重部为顶面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的圆柱体,固定部与承重部侧面等高,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压头由上下两个同心圆板组成,下端圆板的下底面开有与弹性体上端相配合的凹槽,压头一体成型,压头与弹性体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重量传感器,主要有弹性体和压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呈圆柱形,弹性体包括中心的承重部和外围带有防水孔的固定部,承重部和外围固定部一体成型,承重部为顶面向上凸起形成球形弧面的圆柱体,固定部与承重部侧面等高,承重部的顶面高出固定部的顶面,压头由上下两个同心圆板组成,下端圆板的下底面开有与弹性体上端相配合的凹槽,压头一体成型,压头与弹性体套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的上下端面在 承重部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柳邹录琦王辉王凯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达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