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0957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以聚乙烯醇(PVA)和胶原为原料,和溶剂混合配制成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得到复合薄膜;(2)将复合薄膜置于配好的碳酸钙矿化溶液中,进行生物矿化,干燥制得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薄膜材料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并且静电纺丝技术易操作、成本低,生物矿化过程在常温常压即可,适合大批量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薄膜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骨折或其他损伤后,体内骨骼愈合的自然过程被称为骨骼修复。支持骨愈合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通过辅助设备,如人造膜、支架等,目的是促进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以防止非成骨组织填充骨缺损。迄今为止,由胶原纤维制备的可吸收人造膜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生物膜。这些生物活性膜具有高生物相容性和低并发症风险。然而,这些膜的主要缺点是其力学性能差,与天然骨膜组织不匹配,不能满足外科缝线的要求,这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最近研究结果表明,支架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和弹性,是直接影响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得到机械性能好,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的生物活性薄膜材料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2、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支架因其易于控制、材料可操作性强、机械强度好等优点,在组织工程支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黄翠等人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plga)成骨支架,在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成骨分化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以上现有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聚乙烯醇和胶原为原料,和溶剂混合配制成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得到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为水;聚乙烯醇、胶原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纺丝原液的配制过程具体包括:在70~90℃条件下,将聚乙烯醇和溶剂混合搅拌3~4h;再在室温条件下,加入胶原混合搅拌2~4h,得到纺丝原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聚乙烯醇和胶原为原料,和溶剂混合配制成纺丝原液;将纺丝原液进行静电纺丝,烘干得到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溶剂为水;聚乙烯醇、胶原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纺丝原液的配制过程具体包括:在70~90℃条件下,将聚乙烯醇和溶剂混合搅拌3~4h;再在室温条件下,加入胶原混合搅拌2~4h,得到纺丝原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骼多层级结构复合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静电纺丝的条件包括:电压为15~21kv,喷头与辊轴的距离为10~15cm,温度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航高安琪刘尹樊宇贤傅正义谢浩王皓王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隆中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