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器支架及其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41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器支架及其检测器,包括探头座、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座,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条连接,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条连接,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探头座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与安装座倾斜设置,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探头座的连接面平行设置。本检测器支架可使得探头座触碰到管道内的凸起时,探头座的空间位置可发生改变,避免探头座与管道内的凸起发生碰撞,同时通过弹性部件,实现探头座可进行复位,进而确保探头座的连接面一直可紧贴管道内的壁面,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检测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器支架及其检测器


技术介绍

1、长输管道是国内外石油、天然气、成品油等介质运输的主要方式。管道内检测是指将内检测器放在管道内,在管道中的介质压力作用下随介质运动。内检测器周向布置一定数量的检测探头,探头紧密贴合管道,探头上的各类传感器检测管壁上存在的各类缺陷,内检测器电子系统记录存储检测数据。检测完成后,读取并分析检测数据,根据数据计算每一个缺陷的工程适用性,从而评价管道的安全状况。

2、在管道建设期以及建成后运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规范、管道底部存在石块等异物、管道沉降等,可能造成管道上产生凹坑等几何变形缺陷。精确检测并量化几何变形缺陷是评估几何变形缺陷工程适用性,提出维修维护建议的基础。

3、传统的检测支架为一体成型设置并不能调节自身空间位置,使得检测支架上的检测探头会在触碰到管道内的凸起时会发生碰撞,导致检测探头损坏,需经常更换检测探头,进而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为了解决传统的检测支架不能调节自身空间位置,使得检测支架上的检测探头会与管道内的凸起发生碰撞,导致检测探头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器支架及其检测器,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检测器支架,包括探头座、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条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条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探头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与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探头座的连接面平行设置。

3、上述检测器支架,通过设置有探头座、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座,实现探头座触碰到管道内的凸起时,可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探头座转动连接,同时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使得探头座的空间位置可发生改变,避免探头座与管道内的凸起发生碰撞,同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条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条连接,实现探头座可进行复位;同时因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且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探头座的连接面平行设置,进而确保探头座的连接面一直可紧贴管道内的壁面,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4、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座包括弯折端以及放置端,所述弯折端与放置端倾斜设置,所述放置端用于放置探头,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弯折端转动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端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设有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支撑条设有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与第一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弯折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弯折部与安装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弯折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检测设备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设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撑条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还包括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位于第一安装端以及第一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连接耳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条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撑条还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穿过第一缺口与连接耳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缺口与连接杆连接。

12、一种检测器,包括上述的检测器支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座、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条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条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探头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与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探头座的连接面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座包括弯折端以及放置端,所述弯折端与放置端倾斜设置,所述放置端用于放置探头,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弯折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端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设有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支撑条设有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与第一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弯折部以及安装部,所述弯折部与安装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弯折部转动连接,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检测设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设有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设有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二支撑条设有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第一连接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与第二连接孔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还包括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位于第一安装端以及第一连接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条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二连接端之间,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连接耳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撑条还设有第二缺口,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穿过第一缺口与连接耳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缺口与连接杆连接。

10.一种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器支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探头座、第一支撑条、第二支撑条、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座,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平行设置,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条连接,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条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下端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探头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与安装座倾斜设置,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面与探头座的连接面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座包括弯折端以及放置端,所述弯折端与放置端倾斜设置,所述放置端用于放置探头,所述第一支撑条以及第二支撑条各自的上端与弯折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端设有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第一支撑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支撑条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条设有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支撑条设有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与第一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端与第二安装孔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弯折部以及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涛赵晓明赵连玉黎仁浩张玉闵春雨文陈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派普莱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