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10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涉及级进模领域,该级进模冲切稳定,使用寿命高。该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第二冲切工位、第三冲切工位、第四冲切工位、第五冲切工位、第一翻边工位、第二翻边工位、第三翻边工位和第四翻边工位;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级进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


技术介绍

1、级进模具指的是压力机或油压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同时完成几个不同的工位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至产品完成,且级进模具在冲压过程中料带始终向一个方向运动。

2、图1所示为一逆变器的壳板结构,现采用级进模用于制造该壳板,传统用于制造逆变器壳板的级进模冲切工位相对较少,工件冲压成形过程中所需模具冲切次数较少,影响模具冲切的稳定性,影响工件成形质量,且模具在冲切过程中会承受应力和磨损,冲切次数少意味着模具寿命不够充分利用,会影响模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该级进模冲切稳定,使用寿命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第二冲切工位、第三冲切工位、第四冲切工位、第五冲切工位、第一翻边工位、第二翻边工位、第三翻边工位和第四翻边工位;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设置了多个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增加了冲切次数,有利于提高冲切的稳定性,改善工件成形质量。2.增加了冲切工位数量,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模具,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传统模具冲切次数少,不能充分利用,影响模具使用寿命。3.分步分区设置不同的冲切工位和翻边工位,使冲压工艺更加合理,各工位负荷更加均衡,有利于提高冲压质量。4.采用输送装置将工件输送至不同工位,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冲压效率。

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冲切工位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一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排冲孔组件外侧。设置第一定位冲孔组件有利于准确定位工件,第一竖排冲孔组件用于在料板上冲出第一排竖孔。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冲切工位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二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排冲孔组件外围;所述第二冲切工位还包括所述第一冲切工位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设置第二定位冲孔组件继续提高定位精度,第二竖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二排竖孔,第一切边组件用于裁切工件侧边。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冲切工位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所述第三定位冲孔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排冲孔组件外围;所述第三冲切工位还包括所述第二冲切工位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二切边组件。第三定位冲孔组件维持定位精度,第一横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一横排冲孔,第二切边组件继续裁切侧边,进一步完善工件形状。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冲切工位包括第二横排冲孔组件和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第三切边组件,所述第三切边组件位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之间。第二横排冲孔组件用于冲出第二横排冲孔,第三切边组件对另一侧边进行裁切。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冲切工位包括用于裁切工件上下两底边的第五切边组件。第五切边组件精确裁切上下两底边,使工件轮廓更加完整。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一次向下弯曲的第一翻边组件。第一翻边组件进行第一道翻边,初步形成工件弯折形状。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左侧边进行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组件。第二翻边组件对左侧边进行翻折,进一步成型。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右侧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三翻边组件。第三翻边组件对右侧边翻折。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翻边工位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二次向下弯曲的第四翻边组件、用于将工件下底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五翻边组件和将工件从料板上裁断的第六切边组件。第四翻边组件进行第二道翻边,第五翻边组件翻折下底边,第六切边组件将成型工件从料板上裁断,至此完成整个工件的成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1)、第二冲切工位(2)、第三冲切工位(3)、第四冲切工位(4)、第五冲切工位(5)、第一翻边工位(6)、第二翻边工位(7)、第三翻边工位(8)和第四翻边工位(9);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所述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所述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外围;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还包括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所述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外围;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还包括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二切边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4)包括第二横排冲孔组件(41)和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第三切边组件(42),所述第三切边组件(42)位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与所述第四冲切工位(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冲切工位(5)包括用于裁切工件上下两底边的第五切边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边工位(6)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一次向下弯曲的第一翻边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工位(7)包括用于将工件左侧边进行向上弯折的第二翻边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边工位(8)包括用于将工件右侧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三翻边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翻边工位(9)包括用于将工件上底边进行第二次向下弯曲的第四翻边组件(91)、用于将工件下底边进行向下弯折的第五翻边组件(92)和将工件从料板上裁断的第六切边组件(9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设有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冲切工位(1)、第二冲切工位(2)、第三冲切工位(3)、第四冲切工位(4)、第五冲切工位(5)、第一翻边工位(6)、第二翻边工位(7)、第三翻边工位(8)和第四翻边工位(9);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工件从模具本体的一侧输送至另一侧的各个工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包括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和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所述第一定位冲孔组件(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排冲孔组件(12)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包括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和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所述第二定位冲孔组件(21)设置在所述第二竖排冲孔组件(22)外围;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还包括所述第一冲切工位(1)与所述第二冲切工位(2)之间设有用于裁切工件侧边的第一切边组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变器金属壳板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包括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和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所述第三定位冲孔组件(31)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排冲孔组件(32)外围;所述第三冲切工位(3)还包括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瑞航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