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904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0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均对应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对应设置有多组限位座,同组两个限位座之间设置有导电体,壳体的内侧壁上配合设置有绝缘吸热板、导热柱和散热板,导电体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形成连接端,相邻的两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相邻两组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两端与对应的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合结构,防护罩的底端设置有封板,封板与防护罩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卡合结构,本技术散热效果好,尤其通过加大间隙的方式加强了中间导电体的散热,提高整体的使用性能,同时,对于连接端处的防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密集型母线槽,具体是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技术介绍

1、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逐渐代替了电线电缆,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

2、密集型母线槽是母线槽的一种,随着输电两的逐渐增加,母线槽中的导体铜或者铝数量逐渐增加,而在电量的输送过程中,导体会产热,而位于密集型母线槽中间的导电铜排或者铝牌的散热效果就会较差,时间久了,则会导致位于中间的导体较早的老化,影响母线槽的整体电力输送效果;另外,现有的密集型母线槽的使用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母线槽之间通过端头部位进行连接,连接端处暴露在空气中,在电路正常使用过程中,连接端容易受到外部物件的撞击,易导致连接端的损坏,影响母线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集型母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高密度母线槽中间位置的导电体散热效果差以及高密度母线槽连接端处防护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均对应设置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多组限位座,同组两个所述限位座之间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吸热板,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散热板,所述绝缘吸热板和散热板之间设置有导热柱,所述导电体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形成连接端,相邻的两组连接端之间设置有连接件,相邻两组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两端与对应的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合结构,所述防护罩的底端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防护罩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卡合结构。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动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第一限位卡条,所述防护罩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卡槽,通过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一限位卡条的配合实现防护罩在相邻的两组壳体之间的滑动卡合安装。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滑动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护罩底端的第二限位卡条,所述封板上配合开设有第二限位卡槽,通过第二限位卡条和第二限位卡槽的配合实现封板在防护罩底端的滑动安装。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均匀阵列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底端以及顶端的支撑竖架,每组所述支撑竖架的尾端均设置有支撑横架,所述限位座均匀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横架上,使得导电体与壳体之间具有缝隙,从而提高中部的导电体的散热效果。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体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的外侧包裹设置有绝缘防护层。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板的外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防护罩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加强封板在防护罩底端的安装稳定性。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沿,加强壳体的导流性。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翅,加强散热板的散热效果。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2、1、本技术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均对应设置有支撑架,其中支撑架包括相互配合的支撑竖架和支撑横架,两个支撑架之间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多组限位座,限位座用于实现导电体在壳体内的安装固定,这样,通过支撑架的设置使得导电体与壳体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从而更利于中间的导电体的散热,提高中间位置导电体的散热效果,加强整体的使用性能。

13、2、本技术在壳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吸热板,壳体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散热板,绝缘吸热板和散热板之间设置有导热柱,壳体内部匀导电体输送电量而产生的热量会向温度较低的两侧输送,绝缘吸热板、导热柱以及散热板的配合会在壳体上形成冷桥结构,将壳体内部的热量通过绝缘吸热板、导热柱向外传递至散热板进行散热,这样可以加强壳体内部的散热性能,提高导电体的散热效果,保证导电体的使用性能。

14、3、本技术在相邻两组壳体之间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底端设置有封板,将防护罩罩设在两组母线槽的连接端处,并通过封板进行防护罩底部的封堵,这样可以实现两组母线槽之间连接端处的全方位的防护,提高连接部位的防护效果。

15、4、本技术中防护罩的两端与对应的壳体之间通过第一限位卡条和第一限位卡槽的配合滑动卡合,封板与防护罩之间第二限位卡条和第二限位卡槽的配合滑动卡合,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拆卸,使用灵活;

16、并在封板的外端部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和防护罩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将封板安装完成之后,连接板正好贴合在防护罩的侧壁上,通过锁紧螺栓将连接板与防护罩之间连接固定,从而实现封板在防护罩底端的安装固定,加强防护罩在连接端处的安装稳定性,防护罩的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在加强母线槽连接端处防护效果的同时,保证安装效率,同时便于拆卸下来对连接端处进行检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均对应设置有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多组限位座(3),同组两个所述限位座(3)之间设置有导电体(4),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吸热板(5),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散热板(6),所述绝缘吸热板(5)和散热板(6)之间设置有导热柱(7),所述导电体(4)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形成连接端(8),相邻的两组所述连接端(8)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相邻两组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合结构,所述防护罩(10)的底端设置有封板(11),所述封板(11)与防护罩(10)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卡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第一限位卡条(12),所述防护罩(10)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卡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防护罩(10)底端的第二限位卡条(14),所述封板(11)上配合开设有第二限位卡槽(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包括均匀阵列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底端以及顶端的支撑竖架(16),每组所述支撑竖架(16)的尾端均设置有支撑横架(17),所述限位座(3)均匀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横架(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4)包括导体(18),所述导体(18)的外侧包裹设置有绝缘防护层(19)。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板(11)的外端部设置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和防护罩(10)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导流沿(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6)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翅(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底端和顶端均对应设置有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之间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多组限位座(3),同组两个所述限位座(3)之间设置有导电体(4),所述壳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绝缘吸热板(5),所述壳体(1)的外侧壁上对应设置有散热板(6),所述绝缘吸热板(5)和散热板(6)之间设置有导热柱(7),所述导电体(4)的两端向外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形成连接端(8),相邻的两组所述连接端(8)之间设置有连接件(9),相邻两组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防护罩(10),所述防护罩(10)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壳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动卡合结构,所述防护罩(10)的底端设置有封板(11),所述封板(11)与防护罩(10)之间设置有第二滑动卡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第一限位卡条(12),所述防护罩(10)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第一限位卡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集型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岚经纬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